翻新时间:2023-08-07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有感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的磻溪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由俞芳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荷叶圆圆》第一课时,真是受益匪浅。
这虽然是一堂以识字为重点的语文课,但是整堂课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却是让人令人鼓舞的。我从事多年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多年,但是听了后,却觉得有颇多值得学习之处。俞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与训练内容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二是知识拓展的不露痕迹。
一、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好课一定会让人感觉出它的层次,而老师可以利用这层次把所教学的内容教深挖透,让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或人文思想留下深刻印象,在一条清晰的思路上得以豁然开朗。俞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揭示课题,教学生字词语,说话训练等环节上,还是在课堂即兴评价语言的运用上,都体现了层次性,引领一年级学生愉快经历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字词到句段,由朗读文本到情感提升,步步为营,直达目标。
1、俞老师上课伊始,投影出示一幅荷叶图,让学生认识荷叶,随后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板书“荷叶”两字,而且边书写,边示范指导两个字的写法。接着,问学生:“小朋友看到了看样的荷叶?”学生的回答很好:“大大的”“绿绿的”“圆圆的”。老师马上告诉学生,“大大的”和“圆圆的”说的是荷叶的形状,“绿绿的”是荷叶的颜色,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把刚才说出来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成一句话:“荷叶是圆圆的,绿绿的。”然后,再在课题上补充写上“圆圆”两个字,连读题目,告诉学生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从粗看荷叶到学习它的名称,荷叶两个字的写法,到细看荷叶,了解它的形状和颜色等方法的特性,再到全面知道荷叶的特点,学习语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初步让学生建构起荷叶的知识体系。这样富有层次感的教学,既十分细腻又非常出彩。
2、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时方法同样十分巧妙。从读准字音,到运用多种手段理解词意,再到仿例(ABB式)说词等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学习文本中小水珠时,老师先结合课文,问:“小水珠说什么?”再问:“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水珠啊?”“谁能带着调皮读一读?”“我们面带笑容地读一读,好吗”既学习文本,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点拨,并给予一定的层次,学生拾级而上,逐渐接近目标。
二、拓展无痕,成长无限
在学到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时,老师自然引出南宋杨万里的《小池》。有团团的荷叶,有灵活的小蜻蜓,情景多么美妙,在这样的情景中,用稚嫩的声音朗诵起古诗来,不能不让人心情舒畅,浮想联翩。
当学到小鱼游到荷叶底下的内容时,俞老师舒展双臂,亲热地说:“我就是荷叶,小鱼们你们愿意到荷叶下面来游一游吗?”老师话音则落,小朋友们纷纷上前要钻到荷叶(手臂)底下去。此时,俞老师又说:“小鱼儿们,你们赶快回去吧!”见小朋友们又纷纷往回走时,俞老师又说:我们一起来背背古诗好吗?“……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真高明啊,学习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或复习了古诗,不但大大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无痕,这才是!这才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这才是富有智慧的教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家的电冰箱
- 堆雪人
- 读《列那狐的故事》
- 勤奋的故事
- 做早操
- 吃“糊司令小笼”
- 做个马大哈学生真难
- 小亮受伤了
- 美丽迷人的夏天
- 买书
- 让座
- 快乐的一天
- 十月桂花香
- 快乐的晚上
- 我考爸妈脑筋急转弯
- 谈建筑雕饰与文化的关联
- 论防范和减少合作建房合同纠纷的措施及对策(1)论文
- 重评张爱玲及其他
- 第三道路世纪梦—社会民主主义在中国的历史回顾
- 图案造型的审美特性释解
- 英汉委婉语的文化意蕴对比
- 谈色彩造型的语意和实践
- 浅析中英语言禁忌
- 行为艺术的引入对高校艺术教育的影响
- 浅谈英语委婉语的分类、构成方式及社会功能
- 广告中双关语的语用功能和运用技巧
-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 谈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方法
- 浅谈城市营销助杭州城市国际化研究
- 浅谈从现代市场营销的本质评我国企业的市场营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四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四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五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一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十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三
-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之九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