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荷叶圆圆》第一课时有感
今天下午第一节课,我的磻溪小学的全体语文教师一起,聆听了由俞芳华老师执教的一年级语文课《荷叶圆圆》第一课时,真是受益匪浅。
这虽然是一堂以识字为重点的语文课,但是整堂课所表现出来的教育智慧,却是让人令人鼓舞的。我从事多年小学高段语文教学多年,但是听了后,却觉得有颇多值得学习之处。俞老师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与训练内容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二是知识拓展的不露痕迹。
一、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好课一定会让人感觉出它的层次,而老师可以利用这层次把所教学的内容教深挖透,让学生对所接触的知识或人文思想留下深刻印象,在一条清晰的思路上得以豁然开朗。俞老师的课,无论是在揭示课题,教学生字词语,说话训练等环节上,还是在课堂即兴评价语言的运用上,都体现了层次性,引领一年级学生愉快经历学习过程,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由字词到句段,由朗读文本到情感提升,步步为营,直达目标。
1、俞老师上课伊始,投影出示一幅荷叶图,让学生认识荷叶,随后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板书“荷叶”两字,而且边书写,边示范指导两个字的写法。接着,问学生:“小朋友看到了看样的荷叶?”学生的回答很好:“大大的”“绿绿的”“圆圆的”。老师马上告诉学生,“大大的”和“圆圆的”说的是荷叶的形状,“绿绿的”是荷叶的颜色,并引导学生进行说话训练,把刚才说出来的几个词语连起来,说成一句话:“荷叶是圆圆的,绿绿的。”然后,再在课题上补充写上“圆圆”两个字,连读题目,告诉学生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
从粗看荷叶到学习它的名称,荷叶两个字的写法,到细看荷叶,了解它的形状和颜色等方法的特性,再到全面知道荷叶的特点,学习语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初步让学生建构起荷叶的知识体系。这样富有层次感的教学,既十分细腻又非常出彩。
2、在引导学生学习字词时方法同样十分巧妙。从读准字音,到运用多种手段理解词意,再到仿例(ABB式)说词等等,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3、学习文本中小水珠时,老师先结合课文,问:“小水珠说什么?”再问:“这是一颗怎样的小水珠啊?”“谁能带着调皮读一读?”“我们面带笑容地读一读,好吗”既学习文本,又在学生发言时及时点拨,并给予一定的层次,学生拾级而上,逐渐接近目标。
二、拓展无痕,成长无限
在学到小蜻蜓立在荷叶上时,老师自然引出南宋杨万里的《小池》。有团团的荷叶,有灵活的小蜻蜓,情景多么美妙,在这样的情景中,用稚嫩的声音朗诵起古诗来,不能不让人心情舒畅,浮想联翩。
当学到小鱼游到荷叶底下的内容时,俞老师舒展双臂,亲热地说:“我就是荷叶,小鱼们你们愿意到荷叶下面来游一游吗?”老师话音则落,小朋友们纷纷上前要钻到荷叶(手臂)底下去。此时,俞老师又说:“小鱼儿们,你们赶快回去吧!”见小朋友们又纷纷往回走时,俞老师又说:我们一起来背背古诗好吗?“……鱼戏荷叶东,鱼戏荷叶西……”真高明啊,学习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或复习了古诗,不但大大丰富了文本的内涵,而且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无痕,这才是!这才是充满智慧的课堂,这才是富有智慧的教育!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问题”男孩
- 教师之最
- 我的爸爸
- 远处的青山
- 我的侄子――郭文轩
- 爱笑的我
- 我的小表弟
- 老师
- 发型“进化论”
- 蓝精灵
- 我
- 在文明行动中
- 感动我的四位老师
- “书迷”――姐姐
- 我尊敬的人
- 从纳税人权利保护的角度看中国民主财政建设
- 关于资本弱化税制的国际比较研究
- 浅议欧盟环境税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财税法规论文:浅析新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政策
- 财税法规论文:浅析我国贷款损失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
- 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制度的生态化改革
- 浅谈关于中国财政监督与监督财政的理论思考
- 职工薪酬准则与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差异及调整
- 财政政策论文:浅析城市基础设施融资方式的运用
- 探析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途径
-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相关问题探讨
- 浅议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
- 财税法规论文:浅论财税法学教学的讲授
- 浅议消费税法经济调节功能
- 财税法规论文:浅谈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治理途径
- 《生命的壮歌》教学感受
- 《生命的壮歌》课文原文
- 《特殊的葬礼》课堂教学实录之二
- 《沙漠中的绿洲》课文原文
- 《生命的壮歌》教案之三
- 《生命的壮歌》教案之一
- 《特殊的葬礼》教案之二
- 《特殊的葬礼》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沙漠中的绿洲》同步练习
- 《“蚁国英雄”》教案之一
- 《生命的壮歌》教案之二
- 《“生命桥”》教案之一
- 《天鹅的故事》课堂教学实录之一之二
- 《特殊的葬礼》教案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