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1
三年级语文:《古诗两首》
学科:语文(北京实验版) 年级:三年级 编稿老师:刘晓黎 期数:4505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认读4个字。
能力目标:
1. 了解诗的含义,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 朗读、背诵课文,默写《登鹳雀楼》
情感目标:
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懂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哲理。
学习过程
1. 学习生字:
欲、穷、畔、寻、压、蝶、舞、莺、恰
2. 字词义
穷:穷尽。
独步:诗中是独自散步的意思。
自在:自由自在。
戏:玩耍游戏。
3. 了解作者:
王之涣(688——742)字季陵,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诗人,做过县主簿、县尉等几任小官。其诗以描写边塞风光著称,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现仅存绝句6首,代表作有《凉州词》《登鹳雀楼》等。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湖北襄阳,后迁居河南巩县,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自幼好学,后漫游各地。安史之乱前在长安住了近十年,因曾住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安史之乱时,流离兵难中,后弃官移家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草堂。晚年携家离成都,病逝于湘江中。
4. 篇章感悟
(1)要把诗多读几遍,读熟了,再看看课文中的注释,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认真听老师讲解。
(2)重点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要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就要再上一层楼。
(3)仔细看插图,加入想像。
一、二句:
描绘登楼远望时看到的景色,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壮丽的万里山河图:一轮落日,在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渐渐西沉;黄河水自远方奔腾而来,又波涛滚滚地向大海奔去。这两句先写了西方远处的太阳和群山,再写奔腾东去的黄河,仅用10个字就把远近、东西的全部景物收入一幅画中。表现出了山河景色之壮美、气势之宏大,也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三、四句:诗人并没有满足看到眼前的景物,他想看到更远处的景色,这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的道理。
《江畔独步寻花》
是杜甫一首别具情趣的写景诗。在饱经离乱之后,有了安身的住所,760年建成草堂。诗人为此感到欣慰,春暖花开之际,他独自沿着江畔散步,成诗7首,即《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本诗是其中第6首,作者描绘了春天繁花似锦,蝶舞莺歌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久经离乱得以安居后的愉快心情。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感动
- 责任重于一切
- 初夏,一抹淡淡的茶花香
- 耳朵(诗歌)
- 祖国,我亲爱的母亲
- 洗碗
- 冬
- 阳光运动
- 祖国我为您骄傲
- 流泪的旧手帕
- 我懂得了珍惜时间
- 欣赏
- 给母校的建议
- 读《数学应该这样学》有感
- 姥姥家的小狗
- 关于语言哲学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评述
- 浅析多媒体技术对高校写作教学的影响
- 浅析译者的主体性
- 试析语篇的意向性及其作用
- 试论文化与翻译的关系
- 探析新闻标题与受众心理研究
- 试论言语行为理论
-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
- 关于《白象似的群山》语言特色的语用学研究
- 浅谈现代汉语语法中的欧化定语长句
- 浅论言语行为理论对会话语篇中“沉默”的解释
- 对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综合课教学的思考
- 浅谈文学欣赏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 浅谈言语行为理论综述
- 关于奥斯汀与塞尔言语行为理论分析
- 《詹天佑》教学设计7
- 《詹天佑》教学设计5
- 《詹天佑》教学设计6
- 《草原》(一)
- 《詹天佑》教学设计4
- 《詹天佑》教学设计8
- 《草原》一
- 《詹天佑》教学设计2
- 《詹天佑》教学设计10
- 《詹天佑》教学设计9
- 《草原》一课导入
- 《詹天佑》有感
- 《詹天佑》教学设计1
- 《草原》五
- 《草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