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1
六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唯一的听众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组成词语
yōu ( )久 ( )静 ( )愁 ( )美
yí ( )式 ( )留 怀( ) 转( )
qiàn ( )款 道( ) 镶( ) 拉( )
2、 文章写“我”在拉琴的过程中,老人自始至终“很平静地望着我”。对于老人的“平静”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耳聋,听不到“我”难听的拉琴声。 B。“我”找到了自信,琴声变得动听,老人听得入神。 C。老人热爱音乐,她已经完全陶醉于琴声中。 D。老人做出“平静”的样子,用以鼓励“我”。
3、“很快我就发觉自己变了。”请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说说“我”有哪些变化?是什么让“我”发生了变化?
欣赏是一种善良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打猎时无意间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
屠格涅夫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屠格涅夫找到了作者的姑母,表达他对作者的欣赏与肯定。姑母很快就写信告诉自己的侄儿:“你的第一篇小说在瓦列里扬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大名鼎鼎、写《猎人笔记》的作家屠格涅夫逢人便称赞你。他说:‘这位青年人如果能继续写下去,他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作者收到姑母的信后惊喜若狂,他本是因为生活的苦闷而信笔涂鸦打发心中寂寥的,由于名家屠格涅夫的欣赏,竟一下子点燃了心中的火焰找回了自信和人生的价值,于是一发而不可收地写了下去,最终成为具有世界声誉和世界意义的艺术家和思想家。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
社会生活中,欣赏与被欣赏是一种互动的力量之源,欣赏者必具有愉悦之心,仁爱之怀,成人之美之善念;被欣赏者必产生自尊之心,奋进之力,向上之志。因此,学会欣赏应该是一种做人的美德。
1、“信”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诚实,不欺骗;②信任,不怀疑;③消息;④书信;⑤随便。
文中下列词语中的“信”应选哪个解释呢?请联系上下文把最恰当解释的序号填入后面的括号内。
姑母写信( ) 信笔涂鸦( ) 找到了自信( )
2、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1)钟爱有加:
(2)大名鼎鼎:
3、文中提到的两位作家,他们分别是 和 。
4、概括地写出文中的小故事。
5、用“ ”画出文中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的语句。
6、你从短文中体会到什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人们,停止破坏环境吧!
- 记一堂口语交际课
- 妈妈,对不起
- 感人的一幕
- 一场家庭风波
- 父母,我的老师
- 沉着应战才会赢
- 新编龟兔赛跑
- 和星星的一次谈话
- 温暖的母爱
- 我家的布娃娃小狐狸-
- 可恶的白头发
- 心惊胆跳的夜晚
- 说名道姓
- 一张令人发笑的照片
- 思维方式与语法研究的方法论(1)
- 浅议《傲慢与偏见》中反讽的运用(1)
- “形象思维”的两次大论争(1)
- 在佛门与文场之间(1)
- 由“文”入“质”——1925~39年中国诗歌运动观察(1)
- 试论马建忠的“善译”理论(1)
- 工程建设项目审计的现状、难点及对策(1)
- 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 如何鉴定审计证据(1)
-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财务内审工作有待加强(1)
- 汉语研究的方法论(1)
- 对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的再思考(1)
- 论自然语言在语言哲学中的元语言地位(1)
- 略论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1)
- 《三国志》古写本残卷中值得注意的异文(1)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赏读
- 《桃花源记》中的 “外人”一解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
- 《桃花源记》中“悉如外人”质疑
- 《桃花源记》有关资料
- 《桃花源记》学习目标
- 明文学家袁宏道、袁中道兄弟关于桃花源的描写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杂谈
- 还是训为“落花”的好──《桃花源记》里“落英”的解释
- 《桃花源记》多音字辨析
- 《桃花源记》问题探究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说课设计
- 《你一定会听见的》课堂实录与点评
- 《你一定会听见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