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17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刘、菊”等10个生字。会写“于、首”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用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想】
本课两首古诗,从不同的侧面表现了秋天的盎然生机。学习时,重在朗读、背诵。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可让学生结合课件插图,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自己理解、感悟。可引导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或者“体会到什么”。学生如果提出不懂的字词,教师可简单讲解。古诗朗读要把每个字的音读准,还要注意咬字吐字。可让学生反复练习朗读。教师可通过同桌互相听读、有针对性地抽查、鼓励到台上朗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读的情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查阅资料所得。
2、教师可讲解:我国宋朝有个大诗人叫苏轼,号东坡居士,别人又叫它苏东坡。一天,他和朋友聚会,其中一个叫刘景文的,学问渊博,诗又写得好,苏轼可欣赏他了。苏轼喝着酒,非常高兴,他提笔写了一首诗送给刘景文。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3、默读古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讨论,解决各自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点拨、指导。
5、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6、齐读古诗,要求读的正确、流利。
三、再读感悟,练习背诵
1、试着有感情朗读,教师适当指导。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边听边仔细观察、思考:画面中的景象表现了哪几句诗的意思。
3、学生讨论,对上述问题发表见解。
4、质疑:还有什么问题?
5、同桌练习背诵这首诗。
四、趣味实践活动
1、我说你读。老师描述诗句的意思,学生读出相对应的诗句。
2、卡片连诗。出示本课的生字卡片,学生按生字出现在诗句的先后顺序,摆好卡片,然后连起来,试着背诗句。
五、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刘、记、枝”三个字,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说说这三个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师范写,学生跟着老师书空练习。
4、学生仿写一个字后,同桌互相评改,找出问题,进行修改。
5、自己练习写生字。
六、布置课外阅读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比赛背诵《赠刘景文》。
2、出示课题《山行》。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
2、交流、分享、展示自己的学习所获。
3、集体讨论,解决学习中还没有弄懂的问题。
4、小组比赛朗读《山行》,老师针对学生情况相机进行指导。
三、趣味实践活动
1、卡片连词练背诵。
2、看图贴诗句练背诵。
3、赛诗会。
⑴ 每个小组出一个节目,集体背诵两首古诗,一首课内,一首课外。
⑵ 小组内先比赛,每一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四、指导写字
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于、首”两个字。集体评议。
2、教师范写“枫”字。学生书空练习。
3、学生描红仿写。同桌交换评、改。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
《赠刘景行》读起来非常拗口,学生在读上下了不少功夫。因为这首诗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不是很感兴趣,对于诗意的理解也比较生疏。这首古诗大部分同学已经背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学习效果较好。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辣椒
- 花果山
- 采磨茹
- 黄瓜
- 游剡湖
- 美丽的阳台
- 看乒乓球赛
- 种丝瓜
- 新同学
- 日记一则
- 美丽的太阳花
- 小狐狸吃西瓜
- 丝瓜
- 花儿比赛
- 逛玉米地
- 资讯伦理守则现况:以社会层级及伦理议题分析
- 超阅读:数码时代的文本变革
- 利用工具进行数据库数据的复杂查询
- 浅论我国现行劳动争议调解制度(1)论文
- 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自动化生产线上的应用
- 分析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
- 面具与人格认同──网路的人际关系
- 电力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研究进展
- 解析影响基层残联工作运作的(1)论文
- 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模式创新
- 关于劳动合同立法若干问题的初步研究(下)(1)论文
- 电脑架构的社会网路:社会学研究的新领域
-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比较(1)论文
- ASP技术访问WEB数据库 2
- 浅谈工业自动化
- 《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
- 《金色的草地》课堂实录和点评
- 《爬天都峰》参考资料
- 走进智慧课堂 感受本色语文──观于秀芳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有感
- 听《金色的草地》的心得
-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 把语文的根留住──听于秀凤老师上《金色的草地》有感
- 《金色的草地》教学追记
- 走进智慧课堂 感受本色语文──观于秀芳老师执教《金色的草地》有感
-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 《金色的草地》教学反思
- 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写作兴趣──《金色的草地》教学随笔
- 《金色的草地》教学片断及反思
- 《爬天都峰》教学展示 参考图片
- 鼓励孩子质疑──《金色的草地》教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