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16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意外的事
我的妹妹
我身边的一件小事
走进九龙超市
争吵
我的朋友
暑假生活真奇妙
期中考试后的感想
学游泳
小白兔
快乐无处不在
暑假生活趣味多
捉蛤喇真开心
炸火腿肠
团委创先争优倡议书
向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捐款倡议书范文
新时期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
倡导低碳生活倡议书
学校倡导和实施节能减排倡议书
学校低碳生活倡议书
领导干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倡议书
全面加强党性培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学习实习人员保密承诺书
创先争优活动倡议书
中介协议承诺书
全面加强党性培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党员争先创优承诺书
消防中队作风纪律整顿剖析材料
学院节能减排活动倡议书
李清照词在不同时期所表达的情感与心境刍议
解析滨水城市水文化形象的构造与营销(1)
邓小平文化建设理论论要
《香石诗话》刍评
大陆与香港中学语文(汉语)修辞教学的比较
中国电信营销渠道之探讨(1)
协同整合营销打造新型旅游产业链(1)
毛泽东邓小平的人民观之比较研究
谈刘铭传对地方教育的启发
荒原的象征手法及表现形式探析
谈文学批评核心价值的建构
我国古代诗歌风格论中的一个问题
浅论基层人民法院司法制度改革(1)论文
浅析通过服务营销提高航空货运服务的策略(1)
初中作文主体性教学初探
《燕子》重点语段练习设计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威尼斯的小艇》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一
《燕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燕子》
《珍珠鸟》
《惊弓之鸟》
《我不是最弱小的》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三
《燕子》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