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6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北京民谣:“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首先进入节日的食品是“祭灶”用的糖瓜、关东糖等小食品,由胶状麦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儿,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时代,这是极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关东糖,预示着春节已经不远了。当然,“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这种希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贿赂”,自然成为孩子们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别讲究“过年”,于是便有了:“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的民谣。民谣中列举的腊八粥、炸豆腐、炖羊肉等等,都是春节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这些都是家常便饭,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过年时方可大饱口福。
春节时仅有以上几种食物,当然不算是丰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点──蜜供、萨其马等,不仅是北京地区满蒙等少数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备的食物。一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还有除夕夜食鱼的习俗。鱼必须是鲤鱼,最初是以祭神为名目,后来则与“吉庆有余”的吉祥话相联,鱼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于除夕之夜的饺子,其中的素馅饺子要用来敬神,大家吃的则是肉馅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则以肉、菜混合为馅。即便最穷的人家,过年时吃饺子的“程序”是不会少的。在饺子、年糕这些众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还要打“豆儿酱”──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此外还有“芥末墩儿”,这是用来佐酒和开胃的凉菜。节日中人们食用油腻食品多,易于“生火”、“生痰”,这些凉菜可以弥补这一缺陷。
当各式荤素大菜已备齐时,北京人还备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是今日之什锦果脯。当年这些小食品是人们围炉闲坐、守岁辞岁时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为名的供品和传统食品,几乎全保留下来了,只是不那么引人注目。至于如今的春节,餐桌只能用“丰盛”一词所概括了,什么川鲁大菜、生猛海鲜,都会出现在寻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讲“新派”的人家还会到大饭馆里去“撮一顿”来喜迎新春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游游乐园
- 在战场上的我
- 我家有三只虫
- 春天来了
- 我想当玩具设计师
- 梅花香自苦寒来
- 春
- 种族的崛起之人类联盟
- 畅游馒头山
- 家
- 美丽的仓颉园
- 自我介绍
- 吃辣条
- 鹞子!鹞子!
- 种族的崛起之暗夜精灵
- 浅议公司治理结构下的内部会计控制(1)
-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1)
- 地方病防治科研单位财务管理研究(1)
- 公司债务及其前途的筹划(1)
- 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报表中需做的基础工作(1)
- 适时转变职能 为财政管理服务(1)
- 高校后勤固定资产现况调查(1)
- 关于中国商业银行并购问题的思考(1)
- 高风险下的激励:对赌协议及其应用探讨(1)
- 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创新浅析(1)
- 基于网络时代的实时按需财务报告模式(1)
- 完善公路投融资体制的几点思考(1)
- 困境与对策-
- 房地产企业财务风险分析及预警初探(1)
- 上市公司购并策略深度分析(1)
- 十一国庆祝福短信
- 为什么说故宫是最大的宫殿
- 迎国庆祝福语
-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
- 不同形状的雪花形成原因
- 奥林匹克运动会溯源
-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简介
- 老北京春节如何吃
- 中华世纪坛
- 国庆节祝福语
- 北京的小巷为什么叫“胡同”?
-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 雪的形成
- 北京特产
- 历届奥运会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