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知识扩展>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5

奥运会旗、圣火、宗旨、誓词、精神

奥运会会旗

奥运会会旗的底色为纯白色,幅面中央是由五个圆环排成两行的图案:上面三个,下面两个。上面的三个圆环的颜色分别为:蓝色、黑色、红色;下面的两个颜色依次为黄色和绿色。

这五个圆环象征着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奥洲和美洲。尽管设计者从未确认过他的设计意图来自各个国家的国旗的颜色,但是人们普遍这样认为。

1914年,在庆祝IOC成立20周年的奥林匹克大会上,运动奠基人 Baron de Coubertin 介绍了奥运会旗。它最初飘扬在希腊 Alexandria,直到1920年 Antwerp 奥运会才首次最为会旗出现。这面历经风雨,已严重破损,直到1984年奥运会后才最终退休。19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使用新旗子。

在闭幕式上,应届主办城市的市长将会旗移交给下届主办城市的市长。之后直到下届奥运会结束前,这会旗将一直保留在主办城市的市政大厅内。

奥运圣火

古代奥运圣火是奥林匹克运动延续的象征。在整个竞赛期间,Zeus 神坛的圣火一直在燃烧。1924年的 Amsterdan 奥运会再次引入圣火仪式,之后1932年也曾经点燃过。

1936年柏林奥运组委会主席 Carl Diem 建议圣火应在希腊点燃,然后通过火炬接力的方式到达柏林。组委会采纳了这一建议,因此自从1952年开始每届奥运会的圣火都是如此产生。

采集圣火火种在奥林匹亚古遗址进行。人们利用一面凹面镜,放在太阳下聚集自然的太阳光能量引燃火把。采集仪式上,一位少女身着类似古代的长袍,首先点燃火把,然后传递给第一个接力运动员。

奥运宗旨

奥运会的宗旨“更快、更高、更强”是 Baron de Coubertin 摘自 Father Henri Martin Dideon of Paris。Dideon 是Arcueil 大学的校长,他曾用这一句话勉励在校大学生的体育成绩。而在他本人就读的 Albert le Grand 学院大门口的石壁上刻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拉丁原文。

奥运会宣誓誓词

“代表所有参赛运动员,我宣誓我们参加本次奥运会,尊重并遵守大会各项规则,恪守体育道德,为体育争光,为团体争光。”

宣誓词是由 Baron de Coubertin 起草的,由主办国的一名运动员手举奥运旗帜的一角宣读。1920年 Antwerp 奥运会上首次举行了运动员宣誓,当时是由比利时击剑运动员 Victor Boin 宣读。另外,主办国的一名裁判员也进行宣誓,只是措辞稍微有些变化。

奥运精神

“参加奥运会最重要的目的是参与,而并非赢得冠军;就象生活最重要的是奋斗,而不是成功;最本质的事情不是征服,而是战斗不息。”

尽管在奥运历史上这一基本精神已经被多次变换,但在本次奥运开幕式的记分牌上将采用上述表达。这一精神曾被 Baron de Coubertin 采用及引用,并且最早是在1908年伦敦奥运会上由 Central Pennsylvania 主教 Ethelbert Talbot 宣布。

在伦敦召开的第五届英国国教主教会议上,Talbot 在1908年7月19号所说的原文是:“参加奥运比赛,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赢得冠军,而是参与。”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巧妙的组合
多多和豆豆
妈妈夸奖我
玩流星锤
毛驴与狼
林海雪原游
大母鸡
妈妈,我想对您说
生活中的小实验
难忘的爬山
选美比赛
都是毛毛虫惹的一场风波
难忘的草原之行
我的“小可爱”
我是爸爸妈妈的“宠物”
浅析成人教育的发展战略
试论农村教育学校呼唤“反思研究”
浅谈物理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结合
谈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校园的构建
论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教育教学策略
论学习动力理论在高校经济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试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分配模式的选择
论广告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
论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学习的不竭动力
浅论远程学习者学习动力的维持
论“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思辨
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防止两级分化
论双语教学改革模式的探讨
论应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论网络课程的结构特点及网络教学模式
《索溪峪的“野”》写作特点
《索溪峪的“野”》教学片段
《索溪峪的“野”》难句讲析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自然的美 野性的美
《索溪峪的“野”》句段赏析
《索溪峪的“野”》课文题解
《索溪峪的“野”》中心思想
《索溪峪的“野”》难段讲析
《索溪峪的“野”》课文导学
《索溪峪的“野”》重难点精析
《索溪峪的“野”》词语积累
《索溪峪的“野”》篇章学习
《索溪峪的“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