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6
永生的眼睛
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三十六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我痛苦难忍。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把外公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十四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索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落选
- 我心爱的一套课外书
- 马的邮票
- 第一次学炒菜
- 心灵的感动
- 没关系 弄脏了洗了就是
- 快乐的星期天
- 一张爱的照片
- 博览群书开启智慧之窗
- 第一次学滑旱冰
- 捉蚊记
- 击鼓传花
- 放鞭炮
- 糟糕的表演
- 美好的回忆
- 地理信息系统在配电网自动化中的应用
- 动力分散式内燃动车组的降噪材料研究
- 探讨健全我国劳动法制的几个问题(1)论文
- 模糊控制在锅炉中的应用
- 论我国劳动关系调整机制的重构(1)论文
- 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废气的研究进展
- 如何区分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1)论文
- 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筑(1)论文
- 劳动合同订立和解除中存在的普遍问题(1)论文
-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 试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实践
- 关于劳动关系的法律认识(1)论文
- 企业对职工除名中的几个问题(1)论文
- 集体协商与平等协商的关系(1)论文
- 数控系统的优点及功能
- 体会内涵 兼顾技巧──《穷人》教学反思
- 情感体验 个性飞扬──对《穷人》教学片断的感悟
- 从续写《穷人》想到的
- 《穷人》教学反思
- 精缘于生成──《穷人》教学片断
- 《穷人》教学反思
- 《穷人》教学反思
- 体悟“穷困”──《穷人》教学片段
- 《穷人》教学反思
- 揣摩心理活动 培养感情朗读──《穷人》教学案例
- 以《穷人》为例谈巧设疑促感悟
- 《穷人》教学反思
- 语文课堂呼唤“本色”回归──《穷人》教学案例
- 我对《穷人》教学的几点设想
- 《穷人》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