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8
有水就有鱼──日本国民的环境意识
几年前,我曾经在日本生活了一段时期。日本人精心呵护大小湖泊、河流的环境意识和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一些“小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至今难以忘怀。在京城保护河道、水域和禁止滥捕鱼类的呼声中,将友邦的环保状况介绍给大家,希望我们能够有所借鉴。
我所居住的熊本市,位于日本南部的九洲,是一个只有六十多万人口的小城市。市中心的几个小公园里,树木和花草被园林工人打扮、修剪成各种形状,带有典型的日本风味;公园的水塘里、小河中,有许多彩色的大鱼,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那就是著名的日本锦鲤。望着一二尺长的美丽鱼儿在水中游荡、嬉戏,没有人去惊扰它们,初来乍到的我对此并不感到奇怪,我想这是公园,一定会有管理员看守的,虽然我并没有看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实让我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
南方气候的熊本市,遍布着大大小小许多河流,高高的河岸上,汽车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雨季来临的时候,河水上涨,水流湍急;雨季一过,浅浅的河水,清澈见底,闻不到被污染的河水所特有的臭味。水中,一群群的鱼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甚至可以见到十几斤的大鱼,常常因为水太浅,被困在一小片水洼里,人来车往,我却从未见到有人用网把它们捞回家。
清澈的河流和美丽的鱼群,改善了生态环境,也给城市带来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在人口密集、秩序井然的市区,人们能够自觉地维护水系,保护鱼类,在偏远的乡村又会是怎样呢?
一次,我们驱车一个多小时,路过远郊一个小小的村落,青山碧水,几座日本的乡村农舍坐落在绿树环绕的山脚下,在房屋的后面为了泄洪,一般都砌有一米多深的排水沟,刚刚没过脚面深的水里,竟然也游动着一群群的大鱼。因为天气炎热,几个四五岁的娃娃,赤着脚在水中玩耍,水中的鱼儿由于少有人类的惊扰,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在浅水中摆动着身子。偶尔,一个淘气的男孩,一把抱起一条两尺来长的大鲤鱼,不料鱼儿一个鲤鱼打挺,跳回水里,孩子却被弹得一屁股坐在水沟里,立时沟上沟下传来一片笑声。
然而,使我更为惊讶和赞叹的,是我亲眼目睹的另一个情景。
在熊本市的东南角,靠近市区的边缘,有一片天然的水域,叫江津湖。江津湖水面开阔,湖中芦苇荡漾,水中鱼儿甚多,对于久居闹市的日本人来说,自然是一个垂钓和休闲的好地方。
星期日,我们也来到湖边游玩儿,只见湖面上波光粼粼,野鸭和不知名的水鸟在水面上游来游去,两只白色的大鹅,就站在我们身边埋头梳理着羽毛。顺着儿子惊喜的叫声望去,一个不难让人发现的鸟巢,静静地搭筑在湖边,圆形的草窝里,躺着几枚白色的蛋,那样小巧可爱,一只叫不上名的水鸟妈妈,在离小巢不远处的水中忙碌着,没有人走过来惊动和打扰,这一切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显得那样和谐和自然。
夕阳西下,斜阳将水面染成红色,钓鱼的人们纷纷站起身,收拾东西准备回家。一个让我意想不到的情景发生了:只见那些垂钓的日本人,提起几十斤重的鱼护,口朝下将所有钓上来的鱼,又倒回了湖里,重归大自然的鱼儿欢快地游走了。望着眼前的一幕,我愣住了。日本人对待自然界其他生灵的这种尊敬和保护,并与之和谐相处的自觉性,让我感叹不已。
回到北京,看到市政府近几年投巨资,治理京城的大小河流、湖泊,我们的首都越来越美丽。然而,水中的鱼儿,却常常要靠行政手段甚至红领巾们看守。其实,自然界并不是人类的专有领地,人类以外的其他生灵,都有与我们和谐相处的权利。如果人人都能把北京这个大家,当做自己精心装修的小家一样爱护,善待和保护包括鱼儿在内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朋友,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京城的河流、湖泊也会清澈见底,北京也能够做到:有水就有鱼!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春天的声音
- 一件小事
- 妈妈
- 秋天
- 我的母亲
- 冬天的雪
- 续写《桑娜拉开帐子以后》
- 妈妈,我生命中的太阳
- 星星
- 快乐的事
- 生活因挫折更精彩
- 眼中的老师
- 当爷爷不在我身边
- 美丽的夜空
- 班级趣事
- 农村劳动力“二次转移”的意义何在?
-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出路
- 广州市村民自治发展报告
- 当代中国农民身份制度论
- 湖北农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现代话语下的三农问题
- 处理村民自治权与基层党的领导权关系的实务现状探析
- 农村工业在近世中国乡村经济中的历史作用
- 公共财政框架下农村基础设施的有效供给
- 处于转轨时期的我国乡镇政权体制
- 战后乡镇自治运动中的保甲制度[i]*——以嘉兴县为例
- 中国农民与中国改革
- 农业产业化中的资金供需矛盾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讨
- 浅议农业保险模式选择与农村金融稳健发展
- 水──以柔克刚的雕塑大师
- 饮水思源
- 丹麦水域的恶梦
- 有水就有鱼──日本国民的环境意识
- 水对生物生长的起着重要作用
- 中国五大淡水湖中有几个在长江流域?
-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及反思
- 水的自述
- 《父亲和鸟》教学实录
- 水中捞月
- 是“漂浮”不是“飘浮”
- 水是构成生态环境的基本要素
- 人身上65%是水
- 冰川是怎样形成的?
- 《父亲和鸟》第二课时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