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在比较中探究 感悟──《笋芽儿》教学片段
《笋芽儿》是人教版第四册教材中一篇极富美感的童话故事,文中语言精美,更蕴涵着人们关心笋芽儿的人性美。教师可以抓住课文中蕴涵的美,引导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体验,去读、去比较、去探究,让静止的文字变得鲜活,在读中感悟美好的形象,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时,我利用比较法这样设计:
师:谁在呼唤沉睡的笋芽儿?轻声读读课文想一想,找一找。
生:是雷公公在呼唤它。
生:还有春雨姑娘也在呼唤它。
师:我们读读雷公公和春雨姑娘呼唤笋芽儿的两段话,边读边想象,你能发现什么?
生:我发现春雨姑娘低声呼唤笋芽儿,雷公公是用粗重的嗓音呼唤。
生:我发现春雨姑娘的声音是“沙沙沙”,雷公公的嗓音是“轰隆隆”。
生:春雨姑娘是“在绿色的叶丛中弹奏着乐曲”,应该是轻的,很好听;雷公公“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声音特别大。
生:我感觉春雨姑娘的呼唤很温柔,雷公公显得声音太大了。
师:春雨沙沙下,春雷轰隆隆,一个温柔,一个嗓音粗重,但是它们还有相同点,你能发现吗?
生:它们都是呼唤笋芽儿醒来,钻出地面来看春天。
师:发现的好。春雨和雷公公都在关心笋芽儿,它们又有自己的特点,大家能试着读出它们的特点吗?
生:练习读出不同的特点。指名读。
师:谁来演演春雨姑娘?谁来演雷公公呢?
(课件出示两段课文)
生:练习有感情地边朗读边表演。
生:表演读:
“春雨姑娘”自然地把手放在嘴边做呼唤的样子;“雷公公”放慢了语速,都体现了关心笋芽儿的亲切感情。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呼唤笋芽儿的有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又通过自己读语言文字,进行比较,发现了春雨姑娘和雷公公的诸多不同:“沙沙沙”和“轰隆隆”、“低声呼唤”和“粗重的嗓音”、“弹奏着乐曲”和“把藏了好久的大鼓重重地敲了起来”;又把感悟到的这些语言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读出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紧接着,学生把自己感悟到的内容加以个性化的创造,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表演读。学生在读一读、比一比、悟一悟、再读一读、演一演的学习过程中,利用充足的时间独立学习,积极思维,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切切实实地置身于语言文字中用心、用情去体验,产生了内在的感受,这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东西。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 现代版周瑜和诸葛亮
- 我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
- 美丽的沅江
- 杨威,扬我国威
- 人在成长
- 雷雨
- 变化万千的雨
- 春游
- 北回归线上的瑰丽翡翠
- 夕阳
- 小弟整人记
- 春
- 暑假见闻
- 一个热衷于乒乓球的人
- 物流公司竞争演变分析
- 论审计学专业课程的契约属性
- 施工企业管理七步法(5)
-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探析
- 基于“三公”经费公开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 审计专业课堂教学效果探析
- 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风险的规避策略探析
- 资本公积审计实务浅探
- 关于审计师变更市场反应的理论基础
- 收益共享契约的闭环供应链利润分配优化
- 综述工程审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分析职高物流管理实践教育创新
- 分析中国物流业国际化发展中的法规建设
- 现代绿色物流管理的策略
- 政府绩效审计模式探究
- 《司马光》的教学遗憾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二课时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小松鼠找花生果》第一课时
- 《司马光》教学札记
-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及评点
- 《草原的早晨》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
- 《乌鸦喝水》教案2
- 《草原的早晨》教案3
- 《小松鼠找花生果》教案
- 《草原的早晨》教学设计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