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05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例谈
一、对比读,感受蔷薇花的弱小
文中有两段具体描写蔷薇花的语句,如何让学生在对语言的解读中真正感受蔷薇花的娇美、柔弱,真正让学生对蔷薇花产生一种爱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板书“弱小”后,我问;生活中,比我们弱小的都有什么?课文中说什么是最弱小的?学生结合读,了解到蔷薇花是最弱小的。接着我让他们找出描写蔷薇花的具体语句,品味,说一说感受。有的孩子说:“雨前的蔷薇花娇美动人,芳香扑鼻。雨中的蔷薇花流泪了。”有的说:“雨前的蔷薇花美丽动人,雨中的蔷薇花花瓣都落了,真可怜。”这样教学,拉近了孩子与蔷薇花的距离,让蔷薇花成为孩子可以感知、可以触摸的具体形象。在这个基础上,再感情朗读,雨前与雨中蔷薇花的不同形态“雨前娇美、芳香扑鼻;雨中娇弱,让人怜惜。”就会深深的留在孩子的脑海里。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我用心倾听,用具体的语言评价交流我听朗读后的感受,引导孩子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保护弱小”成为孩子的自觉行动
文章的3~6节是本课的重点。教学中,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手段,让孩子理解“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及“要是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不就是最弱小的了吗?”
师:看到弱小的蔷薇花受到倾盆大雨的摧残,萨沙不禁动了怜悯之心。他“掀起雨衣,盖在粉红的蔷薇花上。”
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实话实说。(让孩子自由发言,并说说为什么。)
萨沙刚开始也是和你一样。他是怎么想到要把雨衣盖在蔷薇花上面的?
(让孩子找到3~6节,并练习朗读,直到读准每个人的语气,读懂妈妈的用意为止──教育孩子做一个自觉保护弱小者的人)
1、完整读课文,想象画面,把心放进去用心体验。
2、联系实际,展开谈话:
师:其实,生活中需要比我们弱小的人、物还有很多很多。谁来说一说?
生:小草;小花;小树;小动物;比我们小的同学、小弟弟、小妹妹;女同学……
师:我们应该怎样自觉保护他们(它们)?
生各抒己见,鼓励好的发言、好的行为。
三、实践活动
做一件“保护弱小”的事情,体验给予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果愿意,把它作为日记写下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人蚜大战
- 爱之歌
- 2分钟的考验
- 公共汽车上
- 难忘的元宵节
- 念亲恩
- 小淘气
- 接着画
- 图形的剪拼
- 保护生鸡蛋
- 画头像
- 我学会了发短信
- 弹杏核
- 比长短
- 论刘勰的视听觉美学思想
- 对长丰县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规划与研究
- 宗白华美学与中国哲学精神
- 美术艺术语言审美认知
- 历史思维能力在整体化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培养
- 处置磷酸盐矿石的方式
- 从缠足洗脚谈民主课堂的形成
- 提高学生绘画能力的教学做法
- 对于报纸与戏曲关联的演进刍议
- 谈高中生物教学与初中生物教学的相关性
- 谈历史高效课堂中如何运用语言艺术
- 公共艺术教育引入地域性资源
- 论超写实素描新探
- 二人转表演艺术的美学特征
- 文化艺术中心在文化中的作用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课后题解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实录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剖析人物语言 洞察内心情感──评洪婵娟老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心思想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难句解析
- 作文: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词句积累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杂谈
- 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读后感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