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0
充满智慧和挑战的课堂──《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谈
师:同学们,读书要用心,读书还要用智慧。在我读课文第五遍的时候,我注意到文章中有一句话特别有滋味,而且是越读越有味,你猜会是哪句话?
(生急忙到课文中寻找起来,并与同学轻声讨论,几分钟后课堂上小手如林)
生:我猜一定是这一句话:“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你看,那蔷薇花“粉红粉红”的,多好看,而且“芳香扑鼻”,我想这环境老师一定喜欢。
师:花香是醉人,却不能醉倒我。
生:一定是这里:“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这句话中的词语“雷声大作”“飘”“大雨如注”用得多好,而且把下雨的过程写出来了。
师:词语好,老师就喜欢,你以为老师只欣赏词语,却不注重语言背后所包藏的情感?
生:我猜是第七小节:“滂沱大雨已经冲掉了几片花瓣,花儿低垂着头,因为它娇嫩纤弱,毫无抵抗能力。”这句话把在大雨中特别需要人帮助的花儿写得很形象,特别是“低垂着头”,读到这里,我甚至听到了花儿的呻吟:谁来救我?
(生鼓掌)
师笑:你们以为就这句?
生齐惊讶:啊。
师:别灰心,继续找,走过了黑暗地,光明就在前头。
生:我认为第5小节重要:“这么说我就是最弱小的了?”我读这句话时,我能体会到萨沙心中的不服气。
(师笑而不语,生叹息:又不是!)
师笑言:看来你们还不是我的好弟子,不能猜透老师的内心。不过不要紧,看着你们的思考劲儿,听着你们的独到见解,老师又还是自豪的,这到底是我的弟子!现在我揭谜底。(黑板上用力写下:森林里是那么美好。随手将“美好”后的句号用力改成感叹号──传递一种情感)
(师笑而面对大家,学生先是一愣,渐渐有学生举手,脸上有了会意的神情,越来越多同学举手,课堂上气氛热烈起来)
生:我知道,森林里景色很美好,头顶是参天大树,脚下绿草成茵,草丛中点缀着些不知名的野花儿。
生:还有那美好的野蔷薇!
生:他们只说了一半。森林里不仅景色美,人的心灵也美。雨中,爸爸把雨衣给妈妈,妈妈又把雨衣给了萨沙,传递雨衣,他们传递的是一份情啊。
生:萨沙将雨衣掀起一角来护住蔷薇花,并自豪地向着妈妈说:“现在我不是最弱小了的吧”,这情景更让我感觉美好──多可爱的小萨沙啊。
掌声响起来,我的夸奖终于姗姗而至:你们同样的可亲可爱!
……
【评价】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往往表现在如何巧妙地理解语言文字的切入点。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找准了切入点,就能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寻找到开启蕴藏在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内涵的金钥匙。“哪句话最有滋味,猜一猜”这个教学板块的设计可谓一石二鸟。其一,挑战,激起学生探索的好奇心,自觉投入文本赏语言,赏人情;其二,“森林里是那么美好”这句话本身便是文眼:美好的景,美好的人。在这段教学对话中,师生智慧在流泻,师生情感在迸发。峰回路转,酣畅淋漓。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眼中的诸葛亮
- 我
- 我是小书迷
- 我的外公
- 我的妈妈
- 看大门的叔叔
- 可爱的我
- 贪吃的我
- 我的自画像
- 我
- 我的妈妈
- 我忘不了他
- 我的弟弟
- 孤独的我
- 我忘不了她
- 妇女权利的国际法保护及其面临的挑战(1)论文
- 高校经济责任审计体系构建的探究
- 试论蔡元培的人文教育理想
- 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国际法的实践与困境(1)论文
- 通过学分银行看我国教育发展方向
- 对“人道主义干涉”的国际法思考(1)论文
- 中日《国际法》异同例举(1)论文
- 从伊拉克战争谈国际法面临的新挑战(1)论文
-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中日之比较(1)论文
- 国际人权法视野下的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1)论文
-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课程社会学的挑战:实质和超越
- 国际法是一种弱法
- 浅谈对在职业教育中加强素质教育的思考
- 比价采购管理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 国有大中型企业绩效管理现状及改进分析
- 阅读《中彩那天》给我的启示
- 《中彩那天》读后感
- 感谢《中彩那天》
- 《中彩那天》文章结构
- 《中彩那天》写作特点
- 《中彩那天》重点语段点评
- 汽车开走以后──《中彩那天》续写
- 《中彩那天》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组词
- 《中彩那天》好词好句
- 《中彩那天》近义词反义词
- 《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 《中彩那天》句段赏析
- 设疑推导 读懂课文──《中彩那天》课题研究
- 读了《中彩那天》以后
- 《中彩那天》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