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14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教学案例分析
【情景说明】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又只好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拿走了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
这篇故事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因此,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与别人交流,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
〖片断一〗
师:你觉得课文中哪些地方有趣,为什么觉得有趣呢?快读读课文吧!
(生自读课文后纷纷举手回答)
生1:我觉得门铃一直响个不停很有趣,因为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时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猫,卡罗尔肯定非常高兴。
生2:我觉得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因为这样,家里肯定特别热闹。
生3:我觉得爸爸给卡罗尔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卡罗尔的。
生4:我觉得爸爸从自己的每只拖鞋里都捉出一只小猫来很有趣,小猫们多可爱呀!要是这样,卡罗尔家里的人就没拖鞋穿了。
〖教学反思〗
小学生喜欢小动物,有许多小学生有养小动物的经验,也有许多学生有养小动物的愿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能够说出课文中有趣的事,并就这些事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一位学生觉得爸爸登广告要小猫很有趣,因为爸爸是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的,可见这个学生感受到了亲人关爱子女的快乐。有的学生觉得钢琴叮冬响成一片,很有趣,并说它家里很热闹,这位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热闹的乐趣。这些感受、体验和理解,可能与成人的看法不一样,但同样是心灵中感悟的火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激发了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片断二〗
师:这么多猫,会在卡罗尔家里做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生1:它们会玩卡罗尔的玩具,把它的玩具弄得乱七八糟的。
生2:它们会捉卡罗尔家的老鼠。
生3:它们会爬到卡罗尔家的桌子上,跑到橱房里偷东西吃?
生4:它们会到处乱跑,打碎卡罗尔家里的东西。
师:小猫打碎了东西,你们还会喜欢它吗?为什么?
生1:喜欢,这是可以原谅的。
生2:东西打碎了可以粘起来,小猫走了,就没有小猫玩了。
〖教学反思〗
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如,有的学生说小猫会玩玩具,有的学生说小猫会捉卡罗尔家的老鼠,有的学生说小猫会打碎东西……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积极地、大胆地想象,去重建教材的文本,去创造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情境吗?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拓展它。
〖片断三〗
师:老师有一个问题弄不明白,刚才同学们说卡罗尔全家都喜欢猫,可为什么又要把小猫送人呢?
生1:因为猫太多,没那么多地方住。
生2:猫太多,在一起肯定会打架的。
生3:因为还有许多的人爱猫,如果没有猫,别人肯定会到卡罗尔家里来要猫的。
师:有一位同学说伯洛躲了起来,所以没被送出去。老师想知道伯洛为什么会躲藏起来呢?
生1:它害怕被送走。
生2:卡罗尔给食物它吃,它喜欢卡罗尔。
生2:它怕卡罗尔伤心,所以就躲起来了。
〖教学反思〗
在三位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重要的一维,没有它,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程改革前的状态。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生的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作为一个比较广泛和抽象的概念,它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在这节课中,学生懂得了原谅别人的缺点,如不计较小猫打碎东西,领悟到了付出也是爱的一种方式,如卡罗尔得到猫是一种爱,同时把猫送给别人也是一种爱猫的表现,更值得赞赏的是连小猫也给学生赋予“人文精神”。如伯洛怕卡罗尔伤心就躲藏起来,泊洛得到卡罗尔的食物,不愿离开她,这不正是一种知恩图报的感情吗?学生为卡罗尔没有猫而着急,得到猫而高兴,猫太多而犯愁,送走猫而伤心,最终拥有猫而欣喜,学生学会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友爱、宽容、奉献。短短的一节课,学生受到了许许多多的情感熏陶,享受生活的快乐,体验到了生活的乐趣。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有趣的纸环
- 新学期的打算
- 爸爸教我从实践中认知“嬗变”
- 有防震功能的高科技房子
- 心连心
- 邛海
- 春天
- 我学回了洗头
- 奥运会闭幕式
- 我的爸爸
- 耍猴
- 玩石头
- 手与笔
- 炎热的夏天
- 小白兔
- 对民歌的音调特点及传承论述
- 探讨民族唱法如何用“声”
-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 对音乐美学问题的认识论述
- 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物流技术
- 区域文化中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性研究
- 论钢琴音色特点与演奏技巧
- 论艺术歌曲处理与演唱
- 西方音乐的内在精神
- 环境音乐在经济区的运用
- 对民间小戏音乐探索
- 音乐美学释解
- 探析中国传统音乐的审美取向
- 论陕北民歌钢琴改编曲的演奏
- 谈演奏巴赫复调钢琴作品的几点要求
- 《春雨的色彩》教案1
- 《春雨的色彩》教案2
- 《坐井观天》教学实录与评析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3
- 《秋天的图画》 新课标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一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1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阅读部分)
- 《我们成功了》教学片断及点评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二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2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学设计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