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3
把握语文特点,实现多元对话──《日月潭》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
《日月潭》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本文篇幅短小,但写清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描绘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文字优美,如诗如画,读来使人入情入境。这里设计的是本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
【设计理念】
阅读是一个读者与文本相互作用、建构意义的动态过程。通过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文本、教师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资源之间的对话,使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过程中,改组和生成自己新的经验。
【活动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2、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收集、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4、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学习准备】
制作《日月潭》专题学习网站。
【活动过程】
一、人景对话,初步感知
日月潭是一处风景名胜,首先教师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概括性地描述我国壮丽河山的美丽。
然后师问:同学们,你们到什么地方旅游过?请你用一个词语,或者一句话来描述你对这个地方的感受。
生:纷纷说旅游感受。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同学们到日月潭去旅游。
(出示课题,朗读课题)
接下来学生欣赏日月潭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日月潭的美丽。
问:初游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请用一个词或者一句话来描绘述你看到的景色。
二、人文对话,朗读感悟
网上丰富的图片、视频资料使学生对日月潭有了初步感受,也会激起学生阅读课文的热情。课文文字优美,读来使人如临其境。只有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才能充分理解内容,感受到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1、初次自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自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3、展示朗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以通过当评论家、挑战者、小记者的方式来参与。教师结合内容展示课件,促进感悟。
4、你对日月潭有哪些了解?
这部分要指导到位。多读并不是简单地重复读,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所以在学生对文本充分的自读后,我设计了评论家、挑战者、小记者这几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学生可以评论家的身份对别人的朗读发表自己的意见,可以挑战者的身份读得更好,可以小记者的身份向同学发问。这样既激发了学生读好课文的兴趣,又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互问互答还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人机对话,自主探究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充分地朗读课文之后学生对日月潭的其他方面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网上关于日月潭的资料很多,很散,我把这些资料整合成一个《日月潭》专题学习网站,以便于有针对地进行探究。
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还想了解日月潭哪些方面?
生:我想知道日月潭周围有哪些风景名胜?
生:我想知道关于日月潭的传说。
生:课文中说日月潭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可是书上的图片并不像。我希望看到这样的图片。
……
这里一定要让学生充分质疑,然后梳理学生的问题,解决有共同性的问题。比如日月潭的名称的来历可以进一步探究。
四、拓展延伸,描绘夕照下的日月潭
师:课文写了日月潭清晨时的美、中午时的美,黄昏时夕照下的日月潭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请同学们先看图片,然后把夕照下的日月潭描绘出来。发表在校园网web-quest平台上。
五、创设语境,说话训练
师:同学们,作为这篇优美的文章的读者,你们还有什么话要说?比如,对日月潭?对台湾?还有其他都可以。
每一个读者都会对文本有自己独特的体验,最后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能够与他人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从而使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丰富和深入。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黑”当妈妈
- 古老、美丽的颐和园
- 我教爸爸做油炸香蕉
- 金丝鼠
- 五指的对话
- 下大雨了
- 战斗王之神龙气功
- 孙悟空回乡
- 肯德基
- 上网
- 奇怪的事
- 爬山记
- 狐狸和老虎
- 小摄影师(续)
- 葡萄牙之行
- 试论提升高职教育管理者素质的路径
- 关于高职应用写作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析
- 试论高职以科研促教学
- 简论美国学徒制的移植、断裂与重塑
- 关于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 关于引入CIS系统强化高职学生自我识别探究
- 试论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途径
- 试析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中的德性人格特征
- 试析高职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融合机制
- 试论高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教学改革
- 试析Moodle开源系统的PBL教学模式
- 关于高职顶岗实习质量校企合作评估机制创新与实践
- 职业教育教学论研究:析历程\问题与展望
- 试论高职土建类专业专业建设的几点认识
- 《囚绿记》课文导入
- 轻拢慢捻抹复挑──对《卫风·氓》中几个关键句的品读
- 《〈诗经〉两首》有关资料
- 《诗经》的艺术特点
- 《囚绿记》教学杂谈
- 《氓》之儒学风格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诗经·小雅·采薇》新解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 《诗经》的内容
- 《故都的秋》说课设计
- 悖礼无嗣终遭弃──读《氓》札记
- 《囚绿记》教学实录
- 《囚绿记》教学反思
-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