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09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课。整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本课教学的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要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在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挂图和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要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以评促学,鼓励为主
发展性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教学评价。教师课堂上的口头评价以及生生之间的评价,能帮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师生评价,生生评价是否恰当,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我尽量体现评价的真实、真情、平等、启发和提升,设计了多种鼓励性的评价语言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如:你读得真美!老师为你的进步而感到高兴!“只要心去读,读出来的效果果然不同!”“老师知道你很努力,我们相信,你的付出一定会有收获的”等。学生在老师的感染下,也能体现出了评价的发展作用,对同学也是先肯定,然后提改进意见。“良言一句三春暖”,学生在长期的发展性评价中,胆子大了,能力也强了,对阅读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了。
三、自主合作,重视积累
小组合作探究有利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自己提出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尝试解决,利于提高读书效率,享受阅读的乐趣。长此以往,这种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引导学生走上良性的阅读轨道,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是课堂自主探究的一种常用的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理念新要求。为此,在阅读感悟中我就设计了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当中读书悟与同学交流解决第一课时质疑提出来的三个问题,以提高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深度与广度。合作后的交流是检查学生与文本对话阶段性成果的一种方式,也是生生互动的主要方式。在师生的交流反馈中,学生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主阅读的乐趣。学生合作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所有的问题都合作、交流、探究中迎刃而解,而且部分学生体会也很深。
此外,实践积累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另一重要目标,它能为学生以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日月潭》文字优美,如诗如画,使人入情入境,是鼓励学生积累好词佳句的隽文。在教学中,我激发学生的积累兴趣,教给他们积累的方法,同时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鼓励他们实践运用。相信,学生的“好词佳句锦囊”中也存放了不少的“金子”了。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而且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家乡的银杏姊妹园
- 雨
- 今天我当家
- 月夜
- 《一封从南极寄来的信》写回信
- 我成了小星星
- 我的感恩节“礼物”
- 看日出
- 帮爸爸“戒烟”
- 美丽的红霞
- 我的家乡
- 学写毛笔字
- 包汤圆
- 幸福是母爱
- 一封信
- 我国中小企业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困境及对策(1)
- 论平衡计分卡在施工企业业绩评价中的应用
- 浅谈现金流量表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 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辨析
- 财务目标的滚动控制和弹性控制
- 浅析资产专用性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1)
- 论企业财务危机管理体系的建立
- 议国家出资者的财务管理
- 投资决策与现代企业制度下财务管理刍议
- 抓住三个环节
- 对王熙凤财务控制思想的评析(1)
- 动态环境下的企业柔性财务战略初探(1)
- 试论会计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 人力资本投资: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关键
- 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资质评定工作中的财务分析(1)
- 《观潮》重点段的教学设计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
- 《观潮》课文简说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1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0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3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
- 《观潮》教学建议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观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4
- 《观潮》教学设计1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9
- 《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