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7
课上吃葡萄干──《葡萄沟》课后教学笔记
一、课堂故事
今天在二年一班上语文课《葡萄沟》。
课文中有一段是介绍葡萄干如何制作,为了激起同学们的兴趣,我特地带去了一包新疆葡萄干给同学们尝一尝。我告诉同学们,先吃一两个,尝尝是什么味道,没吃完的等下课再吃好吗?同学们纷纷回答可以。可是,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除了几个女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用牙签一个一个挑着吃以外,其他的同学都用手抓,有的还抢起来,有的因为抢不到还有意见,告起状来。
面对着这样的场景,我感到很失望!怎么办呢?
于是,我想了想,就问:“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到了葡萄沟,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拿出味道鲜美的葡萄干请我们,我们该怎么样对待呢?”
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要双手接过盛葡萄干的盘子;有的说要有礼貌地说声,谢谢!还有的说,我们要站起来,向老乡敬个礼,说声谢谢后才能接过东西……我接着又问,如果象我们刚才那样会有什么后果呢?有的同学不好意思地说:那样太丢人了;有的说,这样老乡会吓一跳,怎么华南实验小学的学生怎么这样不懂礼貌;还有的说人家还以为我们是一群从来没有吃过葡萄干的孩子;另一位同学纠正说,没有吃过也不能这样子,这样太不受欢迎了……
接着我说,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维吾尔族的老乡喜欢我们,夸我们是个聪明的好孩子呢!
话刚说完,同学们马上按照小组围起来,很有秩序地开始吃起了葡萄干。
二、课后点评
《葡萄沟》课上,让孩子们尝一尝味道鲜美的葡萄干,本是无可厚非,何况,这还有利于“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呢?
让教师“出乎意料”的是,教室里“一下子乱了起来”。看来充满活力的生命化课堂,并不是都像教师预设的那样“按部就班”。课堂上的突发事件,往往让教师“很失望”,甚至措手不及。
然而,有着新课程理念的教师,深信这种生成的课堂可能更真实,更自然。而教育者的机智却在于怎样因势利导,如何“化险为夷”。
本堂课上,教师的一个“启发”,却让孩子们很快地自我觉醒。同学们在如何对待“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的“你一言,我一语”中,语文“课标”所追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却不留痕迹地得到了达成。
你能说,这是一堂“乱”课吗?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发生在暑假里的一件事
- 给罗爷爷的一封信
- 一堂体育课
- 春到人间
- 我长大了
- 我给洋娃娃剪头
- 吹牛
- 闷热
- 打预防针
- 登“一线天”
- 被冷落的赛车
- 愉快的夏令营
- 让座
- 去观
- 我给电扇洗个澡
- 探讨高职英语教育改革如何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 浅谈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 环境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探析
- 试论高等职业院校走社区性高等教育之路
- 浅谈提升高职院校辅导员整体素质的思考
- 试析高职院校人文类公选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 简析高职文秘专业实施通识教育的途径探索
-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教育改革探析
- 试论高职职业英语优质课程的开发
- 试析“做中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探索
- 试论提高农电员工培训效果的实践性思考
- 浅谈消费心理学在高职平面设计专业中的教学应用
- 浅析多媒体网络下高职英语视听说互动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 析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确保中职向高职发展
- 大学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探讨
- 月光古诗名句
- 从人文角度解读《荷塘月色》──语文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 《飞向太空的航程》写作借鉴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的教学对高中新课程的启示
- 关于“移觉”修辞格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杂谈
- 《荷塘月色》的探究式教学处理
- 描写月亮的诗词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 《荷塘月色》有关资料
- 《荷塘月色》教学参考资料索引·论文
- 《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文导入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
- 《飞向太空的航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