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2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9个字。会写“可,石”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通过朗读感悟“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能用“渐渐”说句子。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认字,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投影片,瓶子,小石子。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以读代讲,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乌鸦图片。谈话导入:老师曾经给同学们讲过关于乌鸦的一个故事,你们还记得吗?
(小乌鸦爱妈妈,乌鸦反哺的故事)
2、乌鸦不仅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还十分聪明可爱呢,今天我们就学习另一个关于乌鸦的故事。
3、出示课题,学习“乌,鸦,喝”三个生字,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这三个字。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明确学法:用感情朗读的方法感悟课文内容。
2、教师范读。
3、学生回答:课文写了关于乌鸦的什么事?
4、对老师的朗读做以评价,为生的自读自悟做好准备。
5、学生自读,把课文读准、读通、读顺。并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6、小组长检查本组同学的生字和课文的朗读情况,然后汇报。
三、再读课文,感悟内容。
1、学生练读课文,认为给怎样读就怎样读,并想想为什么要这么读。
2、指名读,学生评价,自己说说为什么这么读。
3、通过刚才的朗读你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学生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答,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想办法:如果乌鸦旁边没有小石子,怎么能喝到水?
四、复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习三个独体字“石、可、办”注意“办”字的两个点的书写。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实践活动
1、探究活动。
分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乌鸦喝水的小实验。
2、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体会“渐渐”一词的含义。
3、比一比,看谁想的办法比乌鸦的好。同时也可随学生说的进行演示。
三、识字写字
1、学生自己在课文里找到要求会认的和要求会写的字,连词勾划,再读一读。
2、指导”喝、渴“两个字的区分。
它们哪里一样,哪里不一样?怎样记住?(喝水需要用口,口渴需要水,渴字是三点水旁)
3、小结:我们通过形近字比较识记生字。找一找,生字中还有哪些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字形相近?你能用这个办法学习其它生字吗?
4、学生汇报。
四、写字指导。
1、复习笔顺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
2、找一找,哪几个字写的时候是从左到右?
(法、找、许)
3、这几个字的结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学生进行书写练习。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秋色美如画
- 乒乓球又圆了
- 慈母的爱
- 一次借书
- 丢手绢
- 清明扫墓
- 小猪学样
- 记一件小事
- 春天
- 秋的声音
- 我的文具盒
- 宠物小狗——花公子
- 夏天的声音
- 樟树
- 我眼中的秋天
-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展望
- 快速轨道交通引导型卫星城市的规划及发展
- 城市铁路车站规模与临近道路交通量的关系研究
- 对现阶段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管理的探讨
- 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的探讨
- 从大一统到全球化
- 科斯定理与寻租性腐败——产权主义的解读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法研究
- 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
- 城市轨道交通曲线轨道超高有关问题探讨
- 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模糊综合评判
- 从大陆—农业文明与海洋—商业文明的视角看台湾问题
-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制度的研究综述
- 中国近代宪政思想述略
-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噪声污染及防护措施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
- 《司马光》教学设计二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一
- 《司马光》教案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1
- 《坐井观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匆匆》(两课时)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10
- 《司马光》教学设计4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9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桂林山水》教学过程设计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