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翻新时间:2023-08-07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难忘的泼水节》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课文对现在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课堂能达到这个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逐步走近周总理。
请看这一片段:
“周总理真的来了,同学们看见了吗?老师把周总理请到我们的课堂(出示挂图),你能说说他的穿着吗?”
“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反复读,读通顺。
“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就是傣族人民,你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有什么感觉?”
生:周总理穿的是傣族的衣服。
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师:是啊,周总理穿着打扮和傣族人民一模一样,和傣族人民融为一体了。他不仅跟大家打招呼,而且一起和大家欢快地舞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教师的语言贴近学生,满怀激情,富有感染力,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精彩点推波助澜,学生读书的热情能不高吗?
现在不少低段的老师都知道重视朗读,但是怎样读进去,怎样读好,心中没底,只是翻来覆去读几遍就完事了,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深入读课文,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这位老师很会引导学生读进去,学生读通了周总理外貌描写的句子,老师没有停留在这一浅层次的阅读上,“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巧妙一问,把学生置身到泼水的人群中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去体验语言文字,走进语言文字里边去。学生首先发现这身衣服和傣族人民穿着是一样的,紧接着学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这一感受,很可贵,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就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教师自然地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读书学习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又读出来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老鼠国开会
- 白马涧一日游
- 一张盗版cd的自述
- 亲情
- 春天的畅想
- 圣诞节前夜
-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水下大战
- 狼和刺猬的故事
- 森林里的遭遇
- 最后的六一
- 我上六年级了
- 小燕子和小猫
- 蜜蜂的自述
- 女娲补天
- 鹬蚌相争
- 税收优惠的导向研究
- 抓好政策协调,顺利启动经济
- 论税收法定原则
- 试论税法上的诚信原则
- 扣缴义务人的管理
- 劳务经济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
- 避税与税法的基本理念
- 浅议税法债务与税收他人责任问题
- 走出我国纳税人权利义务观的误区
- “费改税”基本思路
- 税收之债的构成要件及其对税收征管的影响
- 财政政策对投资总量的影响与我国财政政策选择
- 从部门预算改革看预算法完善之必要
- 论破产清算中的税收优先权
- 关于税法学体系的几个问题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让生成资源成为教育的良机
- 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难忘的泼水节》教学一得
- 傣家井
- 以“情”代讲──《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手记
- “多”出一份情,“泼洒”一颗心──记《难忘的泼水节》教学预设与生成
- 《难忘的泼水节》教学杂谈
- 体验真情评价──《难忘的泼水节》教学后记
- 读中体味 升华感情──《难忘的泼水节》教学片断
- 躲不开泼水节──美丽而忘情的
-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难忘的泼水节》案例分析
- 《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僧·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