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翻新时间:2023-08-07
走进课堂 倾听教师与学生的声音──《难忘的泼水节》听课札记
《难忘的泼水节》学生读得入情入境,是很不容易的。这样的课文对现在二年级的学生一般来说很难有学习的兴趣,课堂能达到这个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情感感染了学生,使学生逐步走近周总理。
请看这一片段:
“周总理真的来了,同学们看见了吗?老师把周总理请到我们的课堂(出示挂图),你能说说他的穿着吗?”
“在课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勾画出来读一读。”
学生反复读,读通顺。
“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如果你就是傣族人民,你看到周总理这身打扮有什么感觉?”
生:周总理穿的是傣族的衣服。
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
师:是啊,周总理穿着打扮和傣族人民一模一样,和傣族人民融为一体了。他不仅跟大家打招呼,而且一起和大家欢快地舞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教师的语言贴近学生,满怀激情,富有感染力,善于抓住学生发言中的精彩点推波助澜,学生读书的热情能不高吗?
现在不少低段的老师都知道重视朗读,但是怎样读进去,怎样读好,心中没底,只是翻来覆去读几遍就完事了,不知道怎样引导学生深入读课文,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这位老师很会引导学生读进去,学生读通了周总理外貌描写的句子,老师没有停留在这一浅层次的阅读上,“当你看到周总理这一身打扮,有什么感觉?”巧妙一问,把学生置身到泼水的人群中了,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真正去体验语言文字,走进语言文字里边去。学生首先发现这身衣服和傣族人民穿着是一样的,紧接着学生“如果不看这篇课文,我就不知道哪个是周总理了。”这一感受,很可贵,学生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周总理就是傣族人民的一员,教师自然地总结提升学生的认识,这样的读书学习才是真正地读进去了,又读出来了。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酢浆草
- 葡萄熟了
- 海南岛上的香蕉
- 我最喜欢的植物——含羞草
- 吃柠檬
- 草儿
- 松树
- 高大的棕榈树
- 校园一角
- 凤仙花
- 美丽的水仙
- 凌波仙子——水仙花
- 我喜欢水仙花
- 我院子里的树
- 君子兰
- 对于现代设计发展下的装饰基础的讨论
- 候保期间事故之赔付探讨(上)(1)论文
- 简议知识产权托管制度建设(1)论文
- 陈涌文艺思想简评
- 论高校动漫教学中民间艺术资源的开发应用
- 现代陶瓷艺术的市场和价值
- 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及其实现(1)论文
- 论民间艺术语言在动画表现中的艺术魅力
- 市场准入的经济学分析(1)论文
- 试论摄影过程中的心理意识
- 探析道德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 浅探声乐教学中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 分析当代雕塑发展中材料观的转变
- 论波洛克绘画的艺术特色
- 论我国土地发展权的法律性质(1)论文
- 《凡卡》教材分析
- 《凡卡》重点问题解析
- 《凡卡》写作特点
- 《凡卡》例题解析
- 《凡卡》课文题解
- 《凡卡》重难点精析
- 《凡卡》句式变化
- 《凡卡》写法提示
- 《凡卡》佳句赏析
- 《凡卡》课文导学
- 《凡卡》课文内容分析
- 《凡卡》分段段意
- 《凡卡》词语造句
- 《凡卡》中的细节
- 《凡卡》词语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