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手做做看》心育设计
翻新时间:2023-04-09
《动手做做看》心育设计
【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科学家朗志万在培养孩子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上,可谓煞费苦心。他把一个错误的结论告诉孩子们,再问孩子们为什么,目的是让孩子们知道,“科学家的话,也不一定都是对的,要动手做做看。”
【心育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故事的趣味,并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心育策略】
通过“伊琳娜为什么生气了”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自主读书,主动探究,在朗读中感悟,从故事中受到启发,唤起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
【心育实施例谈】
围绕“哄骗”引发争辩:
1、伊琳娜生气地责怪朗志万“哄骗”了他们,真的是“哄骗”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再读课文,从课文当中找到答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善意的哄骗能激发孩子动手操作的欲望,唤起他们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盲从、勇于实践的意识;不过也要谨防生活中恶意的哄骗。
2、教师举例,让学生判断下列哪些哄骗是恶意的,哪些哄骗是善意的。
⑴ 小明放学回家的路上,见到一个戴着墨镜的、从没见过的叔叔,叔叔对他说:“小朋友,我觉得你特别像我一个朋友的儿子,走,叔叔请你吃冰淇淋去!”
⑵ 小军家里很穷,家里省吃俭用供他上学,有一天,他不小心打坏了教室里的一块玻璃,急得直哭。班长怕老师会责怪小军,又担心小军无钱赔偿,于是便主动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不小心打坏了教室里的一块玻璃,我会赔偿的。”第二天,班长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块玻璃,老师请师傅装了上去。
(让学生学会正确区别对待两种哄骗。)
3、学生自由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哄骗是恶意的,哪些哄骗是善意的。
(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要学会正确区别对待两种哄骗。)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海狮表演
- 我想对老师说
- 废旧扑克做盒子
- 我是好孩子
- 我长大了
- 搓“猫耳朵”
- 放假了
- 做梦
- 坐车
- 奇了怪了
- 春天的色彩
- 借书
- 好玩的海洋公园
- 夜晚的江滨公园
- 合作
- 基于账务处理理解所得税新准则(1)
-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和危害(1)
- 关于科学发展观与新会计准则的思考(1)
- 诚信会计(1)
-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任重道远(1)
- 浅谈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的影响(1)
- 浅论电子商务下审计的发展
- 关于制约我国绩效审计快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 绿色会计论文(1)
- 实施新会计准则需处理的问题探讨(1)
- 新会计准则下酒类包装物押金流转税的账务处理(1)
- 民营企业反倾销应诉与会计准则国际趋同(1)
- 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 论基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公共资源审计理论分析
- 对《企业会计制度》的研讨(1)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与反思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 《北京》教学设计4
-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点评
- 《一分钟》 教学设计2
- 《欢庆》教学片断实录
- 《我们成功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欢庆》教学实录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 《欢庆》课堂实录2
- 《我选我》教学设计1
- 《一分钟》 教学设计1
- 《北京》教学设计3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