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0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三
一、学习目标:
1、学习11个生字,认识“虫、目”两个偏旁,通过朗读理解生字、词。
2、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
知道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三、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学习准备:
1、课件。
2、引导学生课前了解关于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爱冬眠的动物。
五、学习过程:
1、揭示课题
(1)看雪后景色(录像),配上雪后景色描写的短文朗读,给学生语言材料予以积累。
(2)今天,我们就到课文中去看看,下雪后,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2、学生自学
(1)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按要求自学。
A.放声朗读、运用拼音、询求帮助、猜等方式克服生字的困难,读通课文。
B.圈出你不了解的地方。
(2)汇报自学情况
自学检查:
A.指名朗读,请其他同学点出他没读准的音。
B.请另一学生帮助纠正读音。
C.“怎么”的“么”读轻声,怎是平舌音。
(3)纠音后再次朗读,准备提问。
二、提出问题
1、学生提问,教师板问题,随后进行梳理。
2、师生讨论选一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画家们画画不用颜料不用笔。反复朗读。
三、探究问题
1、理解课文部分,根据课堂实际,分板块灵活处理,随机解决提出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颜料和笔呢?”
“什么是冬眠?哪些动物也会冬眠?”
2、根据学生的提问,先请学生小组内讨论。
3、第一个问题通过反复读,引导学生得出哪些画其实指的就是脚印。第2、3个问题,有条件的可以通过看录像来补充学生的知识。
四、解决问题
感情朗读。(采用诵读、领读、轮读、边读边欣赏、边读边表演、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读的训练,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1、除了课文中的四种小动物,还会有谁也会来雪地里画画呢?
2、你能学学课文,也来编一首儿歌吗?提示:
-----画-----
-----画-----
-----画-----
3、作品展示。
六、总结
在神奇的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神奇的东西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我们认真观察,思考,一定会有许多的收获。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同桌
- 爱唠叨的妈妈
- 飞进车厢的蝴蝶
- 蚕宝宝
- 激烈的运动会
- 游泳中的挫折
- 我学会了游泳
- 比绝招
- 我的大姐姐
- 难忘的奥运会开幕式
- 家乡的秋天
- 署假爸爸带我去下乡
- 可爱的仓鼠
- 美丽的郑风苑
- 课间十分钟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桥的设计及实践
- 权利?专制王权?法与有限政府
- 论藏族舞“谐”的形态特征及其训练价值
- 张闻天政治民主思想述论
- 基于对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探析
- 一种新形式的政治
- 数字视频传输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 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阶段与特征研究
- 城市轨道交通ATP 仿真系统的初步研究
- 谈论三线建设为当代思想政治工作提供的宝贵精神资源
-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开发
- 城市轨道交通高架轨道结构的实施方法与工艺探讨
- 轨道交通系统杂散电流及其腐蚀控制技术初探
- 新安全观:在现代安全观的反思中探索
-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
- 《一分钟》教学设计2
- 《一分钟》教学设计3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
- 《一分钟》教学设计4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2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5第二课时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4
- 《一分钟》教学设计1
- 《难忘的一天》教学建议
- 《我选我》教材简说
- 《难忘的一天》教学设计1
- 《一分钟》教学建议
- 《难忘的一天》第二课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