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26
郑成功
整理编辑
郑成功原名叫郑森,生于1664年,也就是在那年,荷兰侵略者占领了台湾。
郑成功小的时候,曾随父亲在台湾岛上生活过,他亲眼看到荷兰殖民者对台湾人民的残酷压迫,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收复台湾。
三十多年后,郑成功已是率兵打仗的将军了。他一面以厦门为根据地,在东南沿海抗击清兵的进攻,一面做着收复台湾的准备。正好这个时候,一个曾给荷兰人当过翻译的爱国人士何延斌逃回厦门,向郑成功献了一张台湾的详细地图,又把荷兰军队的部署一一告诉郑成功,并表达了台湾岛上居民渴望回到祖国怀抱的迫切心情。
1661年4月,经过周密准备,郑成功亲自率领二万五千多名将士,分乘一百多艘战船,从金门科罗湾出发,开始了收复台湾的战斗。
船队在黑夜的掩护下,横渡台湾海峡,抵达澎湖列岛,稍作休整后,趁海水涨潮,冒着狂风大雨,顺利通过了鹿儿门登上台湾岛。
郑家兵从天而降,打得荷兰军队措手不及,郑成功手下的兵将越战越勇。他们以六十艘战船包围了荷兰军的四艘军舰,集中火力猛攻,三艘被击沉,一艘仓皇逃窜。郑成功率兵乘胜追击,攻占了赤嵌城。紧接着,郑成功挥师包围了台湾。
荷兰殖民者吓破了胆,他们知道,如果长期被围困下去,必死无疑。于是荷兰总督就给郑成功写了封信,表示他愿送白银十万两,年年纳贡,请求郑成功退兵,放弃台湾。
郑成功斩钉截铁地说:“台湾一直是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经过八个多月的艰苦作战,荷兰殖民者只得向郑成功递交了投降书。
收复台湾是中国人民抗击殖民强盗的一次重大胜利。郑成功这位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也因而名垂青史,受到后代人的颂扬。
【迁移导读】
《画家和牧童》讲述了唐代一个牧童指出著名画家戴嵩画中的错误,戴嵩虚心接受的故事。戴嵩作为一个著名画家,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面对一个牧童的指正,非常诚挚地向牧童道谢,虚心的美德令人感动。与本篇文章相比郑成功的事迹是学生们所熟知的,但郑成功是怎样进行艰苦的战斗,又是怎样面对敌人的重金收买不为所动,是值得学生们了解和学习的。《郑成功》一文主要叙述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全过程,是一篇记叙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爱的海洋
- 快乐的旅行
- 我学会了洗碗
- 我帮妈妈包饺子
- 我喜欢的动物 猫
- 我第一次写字
- 我的小发明
- 轮滑的乐趣
- 美丽的慧光公园
- 优秀日记
- 坚守则刚
- 伟大的母爱
- 美丽的秋水广场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一把雨伞
- 试论对网上隐私权的保护
- 法律信仰阻却之解析
- 经济体制改革论文:中国经济再创辉煌的三大引擎(1)
- 数字证据的程序法定位
- 论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与启示(1)论文
- 探析我国城市规划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论文
- 价值分析方法的角色定位
-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文(1)
- 略论物权法中的第三人保护制度的建构
-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1)论文
- 民法的评价功能
- 有关尸体的民法问题的思考
- 21世纪中国城市化趋势与经营城市战略(1)论文
- 论债务免除的性质
- 过错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搭石》教学设计
- 《颐和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长城》教学设计
- 《颐和园》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