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8-04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三个儿子》教学谈

四川省泸州市英才外国语学校 钟永鸿 《三个儿子》是小学三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其中第三个妈妈什么也没有说。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一桶水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一个在翻跟斗,一个在唱歌,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的水桶。一位老爷爷在旁边说:我只看见一个儿子。对教材的分析、学习目标和学习重难点的确定,我就不再多说了,我只想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篇课文和教后的一些体会:

一、认识略读课文,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

1、读题,说说题目上有与原来的课题不同的地方吗?学生很容易发现“※”,说明这是略读课文的标志。怎样学习这类课文呢?

2、教给“自主学习”的方法:制定目标→自主学习→汇报情况

二、帮助学生制定学习目标

1、读“阅读提示”制定了三个学习目标:

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说说你读了这篇课文想到了些什么?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2、读课文提问题,制定了一个学习目标:

这三个孩子今后的发展会怎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了不少的问题,但价值都不大,这个目标是老师提的)

三、学生围绕这四个学习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四、学生汇报学习情况

1、在汇报第一个目标时,多数学生都能说:只有一个儿子帮妈妈提水,为妈妈分担重担,只有他是勤劳、孝顺的孩子,所以老爷爷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2、在汇报第二个目标时,学生只能说要帮父母择菜、洗碗、扫地等。

(我觉得学生已经懂得了为父母分担家务,就没有提更高的要求。)

3、在汇报第三个学习目标时,很多学生都积极争取起来讲故事,但只能把故事的大概内容讲出来,讲得并不生动、形象。

(只有两个同学讲了后就下课了)

下课后我想:

还有一个目标没有完成,而且有的目标完成得并不好,能不能再上一个课时呢?由于是平时,所以,我上了第二课时。没想到,第二课时的效果非常令人满意。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一、继续讨论第四个学习目标

说实话,在上课之前我都在想:第三个儿子的发展应该没有前两个儿子的发展好,这个目标的制定会不会影响编者的意图呢?但经过讨论,学生的回答令人欣慰:好嗓子的那个将成为歌唱家;大力气的那个将成为体育明星或将军;第三个儿子勤劳,他什么都可能成为(科学家、总经理、大老板、领袖、教师、医生、百万富翁等)因为他勤劳。如果前两个儿子没有“勤劳”这个品质,也不可能成为歌唱家,不可能成为将军,不可能成为体育明星。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孩子们的能力不可小看。紧接着,我采取了下面的方法:

二、给出四种学习方法,让学生选择

分角色朗读2改写成诗3编成故事讲4编课本剧演。

三、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好后分组合作学习

教师到各组巡视指导。

四、各组汇报学习情况

选择分“角色朗读”和“编故事讲”的同学多,选择“编课本剧演”的有十多个,选择“改写诗”的只有一个。但从汇报的情况看,表演和改写诗的学得最好。表演的那个组基本作到了有声有色,还有人在旁白叙述。改写诗的同学汇报后,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其内容如下:

三个妈妈去拎水,三个妈妈提水回,只有一个好儿子!

两个妈妈夸孩子:一个孩子翻跟头,

我的孩子力气大!一个孩子唱着歌,

我的孩子嗓子好!一个孩子接水桶。

一个妈妈不说话。爷爷一旁笑着说:……

课后,我把改写诗这个题作为家庭作业,学生积极性很高,写出了三字经、四字歌、七言诗等。

教学完这篇课文后,我想:

我们应该大胆地相信学生,不要低估学生的能力,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二)
观《凡卡》有感
读《格列佛游记》有感
伟大的母爱
珍惜今天-----读《卖火柴的女孩有》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四)
读《中国教师报》有感(三)
书,伴我成长
人,绝对不能被打垮——读《老人与海》有感
生命需要意志
读《荞麦》有感
读《世上最感人的品德》有感
读《爱国少年》有感
《找准人生的北斗星》读后感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对英汉翻译活动的影响作用浅析
凉山彝语量词的功能及其发展
浅论中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十六世纪的英国海盗浪潮
试论北魏冯氏家族的三位皇后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高职校职业指导
2014年世界杯新闻报道中“战争”概念隐喻的应用
从学生视角看职业教育缺乏吸引力的原因
“乖”字探究
汉语诗词隐喻现象分析的认知语言学视角
浅谈视唱练耳中音准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日常沟通语词汇变异现象的社会语用分析
克拉申二语习得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浅析西方哲学背景下哲学轨迹和中国哲学的差异
“教育券”的经济学分析
马头初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2011-2012学年度初一语文上册期中试题
山西大学附中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10月月考试题
海河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镇海区庄市学校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英语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百神庙中心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新沂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4
高青县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汕头市2011-2012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度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3
香山中学2011年秋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金山学校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
暨阳初中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