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2
《三个儿子》教学反思
《三个儿子》这篇课文故事感人肺腑、生动有趣。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
教学设计时,在第一课时学生感受了三个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以后,便直奔文本的思维聚焦点,那就是“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以此激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
接着以感受“水很重、妈妈提水辛苦”为切入点切入。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⑴ 让学生深入到语言文字当中去体悟,抓住“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等词感受理解。
⑵ 想象性、移情性体验,通过闭眼听老师读,想象,让学生在脑海中逐渐形成丰富生动的表象,继而小组交流,将表象转化为口头语言,同时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⑶ 对比体会,深入感受:
① 学生对三个儿子前后认识的对比:
首先让学生从三个妈妈口中得出对三个儿子的初步评价,然后通过后面的学习感受三个儿子的表现,形成鲜明反差,看法随之转变,认识到那个“没有什么特点的儿子”却是最懂得体贴、孝敬妈妈的真正的儿子,他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帮助妈妈。
② 将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反复对比:
当学生提到一个儿子的表现时,反问学生:“此时,她们的妈妈在干什么?” 当学生提到第二个儿子的表现时,也与妈妈的辛苦进行对比朗读,让学生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妈妈是如此辛苦地在提水,作为儿子,如果不去帮助妈妈,是不应该甚至是不可思议的。以此触动他们幼小的情弦,在真情感染中初步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③ 三个儿子之间的行为对比,在对比中突出第三个儿子:
最后的星级挑战题既是语言的积累、运用和拓展,又照顾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
2、在教学设计时,我力求让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和情感有机融合,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力求体现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交流,让孩子们体验角色,丰富认知,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学习的目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悄悄话
- 我成功了
- 捉蚂蚱
- 小学生六年级日记一则
- 军训(二)
- 大自然
- 游览石鹅岩
- 军训(一)
- 同学们给我起绰号
- 我的妈妈
- 幽默大王
- 老虎大哥与狮子老弟
- 老师
- 校园
- 我们的校园
- 罗镇乡中心校素质教育工作计划(2006学年度上学期)
- 大场镇小学2005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 2005学年第二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 厦门英才学校中学部初二年段开学初工作安排
- 罗镇中心学校教研组工作计划(05-06年度第二学期)
-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五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 大场镇小学2004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 2005学年第一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初三年段六月份至学期结束工作安排
- 红山校区2006-2007教导处工作计划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少先队工作计划
- 大场镇小学2003年信息科技工作计划
- 2006年上半年语文组研修计划--指导思想
- 2005学年第二学期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10)刑法论文(1)
- 浅析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政府管理牧区的价值2
- 由“性骚扰”诉讼引发的立法思考(3)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7)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5)刑法论文(1)
- 浅谈传统文化在现代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浅谈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的现状及采取措施刑法论文(1)
-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2)刑法论文(1)
- 酷刑及酷刑罪的界定(10)刑法论文(1)
- 浅析信用卡诈骗罪的若干问题刑法论文(1)
- 香港与外国刑事司法合作制度研究(2)刑法论文(1)
- 论诉权理论在刑事诉讼中的导入(4)刑法论文(1)
- 试论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 传统文化与室内艺术设计理念的融合与创新研究
- 《回声》教学设计1
- 《称赞》教学设计1
- 《荷花》 教案
- 《开国大典》
- 《称赞》教学设计2
- 《翠鸟》2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 《泉水》教学设计1
- 《鸟的天堂》
- 《酸的和甜的》教学设计
- 《少年闰土》第二课时教案
- 《西门豹》
- 《泉水》教学设计2
- 《卖火柴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