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永生的眼睛
1965年炎夏的一天,母亲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夺去了生命,年仅三十六岁。下午,一位警官来访,为医院要取用母亲的眼睛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我惊呆了,不明白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将母亲的角膜给予他人,而父亲居然回答“可以”。我痛苦难忍。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父亲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琳达,”父亲平静地搂着我,“你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的死亡之躯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他说,他们早已决定死后捐赠器官了。父亲的话语给我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
多少年过去了,我结了婚并有了自己的家。1980年,父亲患严重的肺气肿,搬来和我们同住。他愉快地告诉我,他去世后要捐赠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个盲童能够借助我们的帮助重见光明,并像你女儿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有多美妙!”温迪自幼酷爱画马,她的作品屡屡获奖。“想想看,另一对父母如果看到他们的女儿也像温迪一样,将会多么高兴。”父亲说,“当你们得知我的眼睛起了作用,你们将会多么自豪!”
我把外公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过去紧紧地拥抱外公。她十四岁,恰恰是当年我首次听说捐赠器官时的年龄。
1986年的一天,父亲与世长辞了,我们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温迪告诉我:“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这令你骄傲吗?”我问。“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送给失明的人。”在这一刻,我领悟到父亲所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他所遗留的是辉映在我女儿的眼睛里的一种骄傲!
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索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
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您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
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依旧不辍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
(选自北京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语文第十一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清明节的思念
- 看电视
- 踢足球
- 尴尬的愚人节
- 妈妈,我想对你说……
- 煎鸡蛋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快乐的星期天
- 一块钱的故事
- 美丽的步月桥--兰陵桥
- 方便面的潮流
- 难忘的离别
- 扳手劲
- 夹豆子比赛
- 我会包饺子了
-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研究
- 探讨20例经翼点入路切除颅内肿瘤的方法及心得体会
- 浅析高职计算机基础实践性教学方略
- 浅论历史人物教育范式教学实践思考
- 试论学习支持服务的艺术设计数字化学习平台设计
- 中西医联合治疗28例真菌感染诱发哮喘
- 皮粘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73例临床观察
- 试论社会价值实现的残疾人大学生法律教育思考
- 探析换位思考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 强精汤治疗少弱精症临床疗效观察
- 简论民办高校体育师资软实力建设
- 补虚通络法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的临床应用研究
- 桂枝汤加减治疗妇科疾病医案探析
- 浅析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 课本剧:《金色的鱼钩》
- 《金色的鱼钩》课后记
- 《金色的鱼钩》教学谈
- 《金色的鱼钩》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两次笑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 引疑,生疑,质疑,解疑──《金色的鱼钩》课后反思
- 关注那一部分学生──《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里的“三哭”
- 《金色的鱼钩》教学案例分析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教学实录
- 《金色的鱼钩》教学反思
- 《金色的鱼钩》第一课时课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