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恐龙”之名的由来
“恐龙”之名的由来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肯定是由来已久。早在曼特尔夫妇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但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它们的确切归属,因此一直误认为是“巨人的遗骸”。至于我们中国人,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采集地下出土的大型古动物化石入药,并把这些化石叫做“龙骨”。谁能肯定,这“龙骨”之名与恐龙化石的发现就没有联系吗?
但是,直到曼特尔夫妇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了这是一种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因此,随后发现的新类型的恐龙以及其它一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名称全都和蜥蜴有关,例如“像鲸鱼的蜥蜴”、“森林的蜥蜴”等等。同时,由于最初引起人们注意的这些远古动物化石,往往个体巨大、奇形怪状,着实令人恐怖。
随着这些令人恐怖而类似于蜥蜴的远古动物的化石不断被发现和发掘,它们的种类积累得越来越多,许多博物学家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动物分类学上应该自成一体。到了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欧文爵士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就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这一大类彼此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但是却表现得形形色色的爬行动物的统称。我们中国人则既有想象力又有概括力,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
现在我们知道,恐龙家族中确实有许多令人恐怖的庞然大物,但是也有一些小巧可爱的“小东西”。如果你到北京动物园西边不远的中国古动物馆去看一看,从身长不足1米的鹦鹉嘴龙到身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各种恐龙一定会使你对恐龙世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了解。
现在我们还知道,恐龙根本就不是蜥蜴。它们虽然都属于爬行动物,但是在门类繁杂的爬行动物大家族中,恐龙与蜥蜴的亲缘关系相差得还相当远呢!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家乡真美
- 广场夜生活
- 雪后的校园
- 美丽的校园
- 游江滩公园
- 雾
- 美丽的家乡
- 我心目中的春
- 我爱湛河
- 秋天的生物园
- 奇妙的水之舞
- 我们的校园
- 人工湖
- 那双闪光的眼睛
- 丝路明珠——敦煌
- 探讨东扩后欧盟内部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1)论文
- 电信业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的证实研究(1)论文
- 关于所有权的分类是否采取所有制标准的问题
- 对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1)论文
- 中国亲属法的法文化源流和形式特点
- 对区域经济史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1)论文
- 典权与不动产质权之比较研究
- 对物权法草案中占有概念的重新定位
- 谈中国与东盟区域贸易合作(1)论文
- 区域经济文化对区域创新模式的影响机制研究(1)论文
- 试论我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中的路径依赖(1)论文
- 浅谈占有改定是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
- 典权的性质与相关法律关系的探讨(二)
- 一般人格权制度初论
- 浅析新疆与中亚各国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初探(1)论文
- 科学大师的赤子情怀──丁肇中做客山东大学,两小时报告不夹一个英文词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简介
-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鉴赏
- 暗物质是一朵很迷人的“乌云”
- J粒子和丁肇中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备课指要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审美鉴赏
- 朱熹格物致知论的科学精神及其历史作用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材分析
- “格物致知”解释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参考
-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方法
- 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
- 议论文阅读要点
- 我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