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恐龙的故事
大约在2亿多年前,地质史上开始进入中生代,这个时候,地球上出现了恐龙。在以后的1亿多年里,恐龙的家族越来越庞大。后来它们好像在一天之内突然消失得干干净净,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的谜。经过科学家们不懈的探索,我们才渐渐对恐龙有了一些认识,原来恐龙虽然又大又笨又可怕,其实它们的故事还是挺有趣的呢。
慈母龙的故事:以前人们一直认为恐龙和今天的爬行动物一样,都是一生下蛋就走开,根本不管它们的孩子会怎么样。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一些幼小恐龙化石的牙齿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这表明它已经开始吃东西了。但是这些幼龙的四肢却还没有发育完全,显然还未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爬行。这似乎可以说幼龙是在巢中由父母来养育的。另外,分析恐龙足迹化石表明,它们常列队外出,大恐龙在两侧,小恐龙在队列中间,如同今天我们看到的象群。于是科学家给这种恐龙起了一个很有人情味的名字,慈母龙。不过,也有很多人认为,仅凭这些证据,并不能证明恐龙是有目的志养育自己的后代。因为现在世界上任何爬行动物都没有表现出这样的爱心。鳄鱼算是做得最好的,也不过就是用嘴巴含起刚出壳的小鳄鱼,把它们带到水边,就算完成任务了,至于小鳄鱼会不会游水,能不能捕食,它可不管。慈母龙每次能生
25个蛋,这25只小恐龙每天要吃掉几百斤鲜嫩的植物,慈母龙需要不辞劳苦地到处寻找食物。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它们是无愧于慈母龙这个称号的。
人们刚发现剑龙的时候就注意到它们背上长着许多骨板。最初,科学家们估计这些骨板是像护盖一样平铺在恐龙身上。后来,经过仔细的考察,最终确定骨板是竖立的。这些骨板里面充满空隙,表面还有很多沟槽,这些空隙和沟槽里布满了血液。当气温降低时,剑龙就会张开骨板,吸收阳光的热量,气温升高时,又会将骨板转一下,利用凉风散热。剑龙的头小得很,脑子只有核桃大小,与它庞大的身躯极不相称,科学家们由此认定,剑龙一定很笨。
在恐龙家族中,个子最大的要属梁龙了。它们又高又长,简直就像一幢楼房。按说身躯如此庞大的梁龙,体重也应该不轻,可实际上它们只有10多吨重,那些比它们个头小许多的恐龙倒往往比它们重上好几倍。原来,梁龙的骨头非常特殊,不但骨头里边是空心的,而且还很轻。因此,梁龙这样的庞然大物就不会被自己巨大的身躯压垮了。
在加拿大的雷德迪尔河沿岸,曾经生活着很多恐龙,其中有一种叫阿尔伯特龙。这种恐龙和霸王龙属于同一个家族。与一般恐龙相比,它们的身躯要小一些,但它们却更令其他动物害怕。因为它们奔跑的速度极快,据估计,短距离内可达时速30多公里。阿尔伯特龙的可怕之处还在于它的嘴巴特别大,里边排满了尖利的牙齿,能咬穿坚硬的骨头,更不用说其他恐龙的厚皮了。另外它们的前爪像老鹰一样非常尖锐,任何动物被它抓住都难以逃脱恶运。
1993年,科学家在我国河南西部的西峡县发现了大批恐龙蛋。在这以前,人类总共才发现了500多枚恐龙蛋化石,而这次西峡出土的的恐龙蛋多达5000多枚,没有出土的估计还有上万枚。一时间,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为什么那么多恐龙都跑到西峡来生蛋呢?科学家们推测,恐龙喜欢在水边、向阳、地势较高的地方下蛋。西峡恰恰就符合了这些条件。古地质时代的西峡是一个盆地,湖泊沼泽很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恐龙生存。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所有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
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
2吨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于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很可能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倒底结论如何,目前还难下定论。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的绝招
- 我的绝招
- 绝招
- 我的绝招
- 过大年好快乐
- 绝招
- 我的绝招
- 制作人造彩虹
- 比绝招
- 绝招
- 童年趣事
- 捏不碎的鸡蛋
- 学骑自行车
- 两条小黄鱼
- 对妈妈的回报
- 个人工作总结
- 初一学生学期小结
- 《黑骏马》的读书心得优秀感想
- 先进性教育个人党性分析及专题生活会总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第二阶段个人小结
- 2008年个人工作总结
-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第一阶段总结
- 党员先进性教育个人第二阶段小结
- 员工个人工作总结
- 党校学习自我小结
- 个人德育工作总结
- 信息技术个人总结
- 党校学员个人小结
- 毕业实习总结
- 毕业小结
-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 学术期刊的美学释解
- 美学家音乐美学想法透析
- 论多媒体技术优化化学课堂教学
- 深究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趋势
- 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 地理课堂教学与生活实践的关系分析
- 声乐艺术中声乐美学
- 浅析构图秩序的美学理论
- 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生活化决策
- 地理教学中概念图的制作与使用
- 皇甫公窟的美学的思考研究
- 浅谈初中生物课的概念教学
- 刍议创设情境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
- 高中历史新教材处理的三个层次
- 《搭石》第二课时课堂实录
- 《搭石》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词”中见功夫──听王红老师《搭石》有感
- 搭石?搭石!
- 由《搭石》教学并看借物喻人类文章的教学
- 听《搭石》一课有感
- 《搭石》精彩片断
- 《搭石》课堂实录
- 《搭石》教学反思
- 踩着搭石过长江
- 可谓一曲美的赞歌──赏析王玲湘老师执教的《搭石》一课
- 心之所至,美之所现──江西省南昌市教研室王玲湘执教的《搭石》一课印象
-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 创设情境 朗读品味──《搭石》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 《搭石》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