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4-24
恐龙的食品──桫椤
恐龙的食品──桫椤
恐龙是古老生物的象征。远在6500万年前恐龙从地球上绝灭了。可现今在地球上还存活着一种与恐龙一样古老的植物,它就是恐龙时代的“遗老”,“蕨类王国中的巨人”──桫椤。
桫椤又名树蕨,它是古老蕨类家族的后裔。在银杏还没有出世的古生代石炭纪(距今约3.5亿年),蕨类植物就是地球上的“统治者”,高大的蕨类树木,如鳞木、芦木、封印木、种子蕨等覆盖着地球表面,高20~40多米的大树比比皆是。地壳无情的变迁,多数蕨类树木都埋于地下,成了我们今天的煤碳。我国华北大煤田,主要就是由这些蕨类树木的残骸变来的。
到了中生代的侏罗纪(1亿多年前),随着巨型爬行动物恐龙的兴起,这时蕨类中桫椤这一枝也应运而生。由于保罗纪时的气候已变得温暖、潮湿、所以桫椤也长得高大挺拔,高可达20多米,叶子都生长在树干的顶端,好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尽管桫椤如此高大,但它仍是身躯高大,颈细脖长的恐龙的美味食品。不过,靠素食过活的恐龙最后还是从地球上消失了,而高大的桫椤却在地球上的一些温暖潮湿的地区延续了下来。
比之现存的大多数矮小的草本蔗类植物,桫椤自然数蕨类王国中的巨人。它作为现今仅存的古老木本蕨类植物,在科研及考古上都有重要意义,所以极为珍贵,已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
桫椤(树蕨),一般高3~4米,有的也可达8米。在一些热带雨林及新西兰和南太的岛屿上,桫椤仍十分茂盛,最高的可以长到25米以上。外形上,桫椤有点像椰子树,树顶生着许多大而长的羽状复叶,体态潇洒优美,是很好的庭园观赏树。
像所有蕨类植物一样,桫椤不结种子,以抱子来繁殖。在桫椤叶片背面你看到的那一个个黄褐色的小圆包,就是孢子囊,内藏孢子。通过孢子萌发、受精,小小的孢子就可进一步生长发育成为一株高大挺拔的桫椤。全世界桫椤科植物约有600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和南半球温带地区。我国有桫椤3个属近20种,多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广东、台湾等省区。通常我们常见到的桫椤因叶柄上有刺,所以又叫刺桫椤,是在我国分布较广的一个种类。
桫椤虽为木本植物,但茎干木质较差,在建筑上无多大实际用处,但茎干富含淀粉,可供食用。它还含有一定的药用成分,茎干在中药里称之为龙骨风,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清热止咳的功效。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喜欢养花
- 妈妈“您辛苦”
- 城里的老鼠和乡下的老鼠
- 精彩的排球赛
- 老师的心
- 喜欢吃的水果
- 我家的“吉利”
- 清水塘
- 有趣的海狸鼠
- 我的新宠
- 一个愉快的星期天
- 小摄影师(续)
- 洗碗筷
- 初冬校园寻访记
- 我帮妈妈扒耳朵
- 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初探
- 关于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 论我国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
-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
- 浅析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
- 大陆与台湾民间审计准则的比较研究
- 浅议审计自由裁量权的适用原则
- 以问责政府为导向的国家审计制度研究
- 浅谈我国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问题
- 加强多经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 审计质量保障的权利配置研究视角
- 公司治理下内部审计定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 关于破产审计的几个问题
-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
- 中国国家审计制度:调查,问题,改革
- 以情为帆,读中感悟,步入情境──《黄河颂》教学追忆
- 《黄河颂》教学实录与反思
- 《黄河颂》教学后记
- 《黄河颂》教学实录
- 《黄河颂》教学案例及反思
-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点评
- 《黄河颂》课堂实录与点评
- 教《黄河颂》有感
- 《黄河颂》课堂实录及点评
- 《黄河颂》教学片断与反思
- 《黄河颂》导语设计
- 《黄河颂》教学反思
- 《黄河颂》教学案例
- 《黄河颂》教学实录与点评
- 《黄河颂》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