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9
人类所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
人类所知的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
不久以前,古生物学家在位于欧洲比利牛斯山脉南部的西班牙境内,于距今大约6千5百万年至7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海滨沉积物中发现了大量的恐龙骨骼化石碎片和恐龙蛋化石。由于化石太丰富了,以至于没有人能够预测到底有多少。马德里自治大学的古生物学家约瑟桑兹教授考察了这一地区一块面积达9平方公里的古海岸的化石,发现这是一个巨大的恐龙筑巢地。这样大规模的恐龙筑巢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知道的最大的。
桑兹教授对埋藏在砂岩中的那些未经触动的骨骼化石碎片和蛋化石进行抽样调查后发现,在一块将近1万立方米的砂岩中竟然埋藏有30万个恐龙蛋。
在实验室里对这些恐龙蛋进行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蛋壳中那些为胚胎提供氧气的微细的气孔与鸟类的不一样,这肯定了其恐龙蛋的身份。
在野外,桑兹还发现了一些微的很可能是幼年恐龙的骨骼碎片。同时,还发现了24个保存非常完整的蛋巢化石,每个蛋巢里面有1至7枚直径大约为20厘米的圆形蛋,它们不规则地排列在蛋巢之中。这种排列方式的蛋巢与过去发现的其它恐龙蛋巢完全不同,比如科学家曾经在蒙古发现的恐龙蛋巢起中的蛋呈规则的螺旋状排列。
由于距离地表仅1米上下的恐龙蛋巢保存得都很良好,因此桑兹认为,来到这个群聚地的“新移民”肯定没有践踏以前来到这里主朝的恐龙留下的蛋巢,这才出现了这种显得拥挤不堪的状况──蛋巢在砂岩中彼此的相隔距离一般都不到1米。桑兹根据这些情况推测,当时恐龙肯定是特别喜欢这个地区,到了每年的繁殖季节都要来到这里产蛋以繁殖后代。
令桑兹感到遗憾的是,他还不能鉴定出在这个地区产蛋的恐龙的属种,因为他仅仅发现了一些非常残破的骨骼化石,还不足以提供能够鉴定出恐龙属种的充分证据。
不过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恐龙筑巢地还是为科学家提供了许多其它的信息。例如,这是科学家第一次发现的恐龙可能喜欢在海边筑巢的证据。恐龙喜欢在海边筑巢的习性很可能是因为海边柔软的泥沙能够保护产下的蛋,防止其破碎。过去,科学家曾经从海洋沉积物中发现过幼年恐龙的骨骼,但是那很可能是被水冲进大海的恐龙个体形成的化石。而西班牙发现的这些海滨沉积物中保存的蛋巢化石是恐龙在海边筑巢行为的第一个确定无误的证据。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啊!玉龙雪山
- 游凤凰山主题公园
- 春游宝石山
- 猛洞河之游
- 游花溪
- 那一天,真快乐
- 欢乐之旅
- 南麂岛之旅
- 挑战极限
- 人生的真谛
- 夏令营记闻
- 游深圳欢乐谷
- 今天我当小导游
- 游万亩畈
- 旅游胜地----海南
- 论近代云南地区的城市化发展(1)论文
- 崛起中的河南区域经济研究(1)论文
- 福建省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1)论文
- 论广州越秀区民俗旅游市场的开发(1)论文
- 物业服务合同法律性质刍议
- 谈医疗侵权的举证责任
- 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思考
- 对合同生效中“意思表示真实”要件之思考
- 专家如何参加医疗事故鉴定会
- 简述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教育体系
- 过案例解析《条例》
- 温州市发展循环经济总体对策(1)论文
- 黑龙江省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1)论文
- 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 浅论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三个教学原则
- 《孔乙己》教学谈
- 孔乙己的形象大概来自三个生活原型
- 《孔乙己》写作特色
- 静听“笑声”细数“铜钱”──浅谈《孔乙己》一文的教学方法
- 谈《孔乙己》的几个教学点
- 我用图示法教《孔乙己》
- 造访咸亨酒店
- 《孔乙己》课本剧
- 关于《孔乙己》的三个新鲜话题
- 《孔乙己》写作特点
- 《孔乙己》素质教育新学案
- 以《孔乙己》为例谈小说的教学
- 《孔乙己》的思想深度和悲剧力量
- 《孔乙已》的十种导入法
- 《孔乙己》学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