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0
《小摄影师》教学案例
《小摄影师》一课,讲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故事中所蕴含的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真挚的爱,却是三年级的孩子不容易体会到的。因此,教学这一课,应该紧紧围绕“爱” 这一情感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揣摩,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下面所选择的两个教学片断,试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片断一〗
师:请大家齐读第七自然段的第一句,想一想“吩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学生齐读后思考交流。)
生:“吩咐”在这里是说小男孩让高尔基按他要求的姿势坐下。
师:是啊!这是怎么回事呢?再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
生:我认为这里高尔基按小男孩的要求去做,说明他没有一点架子,把小男孩当作朋友看待,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
生:高尔基被孩子的天真感染了,觉得自己也成了一个孩子,说明他很喜欢这个小摄影师。
师:说得真好。高尔基确实很喜欢这个孩子,所以才那样与小男孩配合。
〖片断二〗
师:请大家自由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再互相讨论一下,该怎样读好些。
(学生反复朗读后讨论。)
师:谁能把这一段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生:高尔基不愿意见记者,但他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所以前一句要读得平淡一些,后一句要读得热情一些。
师:确实是这样。你从哪里可以看出高尔基非常希望小男孩再来?
生:前面有一句“是个小男孩吗?”还有这一句中的“一定”。
师:对!那么高尔基为什么不愿意见记者,却又特别希望小男孩能再来呢?
(学生讨论交流。)
生:记者来肯定是为了宣传高尔基,高尔基不感兴趣,所以不愿意见。小男孩来照像是为了给班级办墙报,是为了学习,所以高尔基尽管忙,还是热情接待了他。小男孩子没有能照成像,肯定会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
生:不光是小男孩失望,班里的同学们也肯定会失望的,高尔基是不会让同学们失望的,所以他希望小男孩能再来。
师:是啊!你看高尔基多么关心孩子们,爱护下一代啊!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男孩子会再来吗?
(生读课文。)
【反思】
一、品析词语,揣摩情感
“吩咐”一词在文中包含着的内涵:高尔基被小男孩的天真可爱所感染,因而也就听从“吩咐”,任其“摆弄”。从中足以看出高尔基的童心童趣和对小男孩的喜爱。一般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因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是学生很难体会出来的。我在教学中紧扣“吩咐”一词让学生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理解,再通过说话的方式引导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把理解语言和体会情感结合起来,揣摩出其中包含的高尔基对小男孩子的喜爱之情,这就是突出了教学的重点。
二、朗读体验,领悟情感
情感是附载在语言文字这一客体之中的。因此,它需要靠读者在读中去感知与感悟。如果说“吩咐”一词着重表现的是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喜爱的话,那么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两句话则集中体现了高尔基对整个少年儿童的关心、爱护,并且这种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我没有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朗读,通过朗读去体验、去感知、去感悟,通过反复朗读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高尔基对待记者的冷淡和不见,对待小男孩的热情和“一定”要见这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正体现了他的高尚品质。达到了“在读中有所感悟”的目的。
三、激发想象,升华情感
有了这种体验和感悟,“高尔基为什么不愿见记者而热切希望小男孩能再来”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我在教学时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让学生再读全文并进一步思考:“小男孩会再来吗?”激发学生的想象,进一步把他们引进课文规定的情境之中。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并且给学生提供了展开想象的空间,学生会自然地由此想到高尔基还会等待小男孩来吗?可以想见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更加深刻。在他们积极的思维中,引起情感的共鸣,让高尔基对下一代的浓浓爱意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水井
- 有趣的游戏
- 难忘的一节课
- 我帮妈妈大扫除
- 到哥哥家玩
- 开学的第一天
- 找春天
- 双摇跳
- 小狗看电视
- 一件难忘的事
-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
- 村里建立了活动室
- 打乒乓
- 我最喜欢的游戏
- 一个美丽的钱包
- 中小型燃气锅炉的前景分析
- 海洋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时期
- 上海市天然气系统技术考察
- 正确行使监理权力维护工程顺利进行
- 燃气管道吹扫方法的探讨
- 为确保安全,在煤气管道设计施工中的几项改进做法
- 天然气空调的技术经济分析
- 城市液化石油气汽车加气站的设计实践与探讨
- 国有经济在石油和化工行业该何进何退
- 制定燃气紧急事故处理预案与实施社会援助
- 燃气中餐炒菜灶采用红外线无焰燃烧的可行性研究
- 郑州市燃气管网检测普查
- 压缩天然气输配技术将成为燃气长输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
- 浅谈液化石油气的卸船计量
- 天然气长输管线中水化物生成的工况分析与控制
- 探究教学也需要教师恰当的讲解──《中彩那天》课题研究
- 读了《中彩那天》以后
- 阅读《中彩那天》给我的启示
- 设疑推导 读懂课文──《中彩那天》课题研究
- 《中彩那天》课堂实录
- 《中彩那天》课堂实录
- 《中彩那天》教学杂谈
- 《中彩那天》教学反思
- 当思想插上技术的翅膀──何黄海老师《中彩那天》教学赏析
- 借《中彩那天》,谈点实话
- 《中彩那天》让学生学会抓重点词
- 感谢《中彩那天》
- 差异教学案例《中彩那天》
- 汽车开走以后──《中彩那天》续写
- 一堂必上的人生课《中彩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