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龄与孙中山
翻新时间:2015-12-13
宋庆龄与孙中山
孙中山(1866~1925)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广东香山(中山)人。1892年孙中山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赴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政府。1905年在日本联合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举为中国民国临时大总统。
宋庆龄,出生于上海市。自幼生长在一个双亲既是教师又是基督教徒的西式家庭中。宋氏家族有父亲宋嘉树,母亲倪桂珍,姐姐宋蔼龄(孔祥熙妻子),弟弟宋子文,妹妹宋美龄(蒋介石妻子)以及弟弟子安和子良。
1908年宋庆龄与妹妹美龄乘船到美国求学,1913年毕业于美国乔治亚州梅肯的魏斯瑞安女子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即回国,担任孙中山先生的英文秘书。
1915年10月26日,孙中山与卢慕贞离婚后,便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两个人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虽然彼此年龄相差悬殊,然而心灵契合,相濡以沫,成就一段美满的婚姻。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死于肝癌,终年59岁。宋庆龄则继续夫业,并被肯定为“国母”。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闹钟
- 卷笔刀
- 我的宝贝
- 红毛丹
- 奇怪的笔
- 洗手
- 我的铅笔盒
- 我的小闹钟
- 雏鹰争章
- 石头
- 我最喜欢的书
- 祖国辉煌六十年
- 小水珠
- 夜空中的烟火
- 小雨伞
- 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经济学分析
- 村委会组织法修订中的四大争论问题
- 近代华北农村的农家生产条件·农耕结合·村落共同体
- 农村税改、政府管制和财税体制改革
- 中国近代农村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4)
-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地区差异的实证分析
- 论城中村的社区保障及城市化意义
- “半封建农村”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嬗变
- 建立现代农村制度
- 论近代中国农村手工业的兴衰问题
-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家园
- 化解乡村债务的对策与建议
- 集体制时期中国农民的日常劳动策略
- 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 关于我国乡村直接选举的若干思考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好句好句
- 叶绍翁常见诗作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近义词反义词
- 《古诗两首》学法指导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词语解释
- 《夜书所见》好句好句
- 九月九日重阳节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