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14
开启童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听,秋的声音》教后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组以秋天为专题的课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感受。《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诗中一至三小节,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写得非常好。如第一小节: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比赛感情朗读,并配上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秋天的声音(教师配乐朗读),想象所描绘的画面,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我又启发诱导:“同学们,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再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展示出来,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农民丰收的欢笑声等,让全班同学欣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资料,或用录音带,或用口技,或课件展示,或敲打模仿。教室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看时机已到,就趁势引导到:“同学们,你看文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富有韵味。抓住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语言艺术化,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模仿课文中作者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秋天你感受最美的其它声音的特点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简直是妙语联珠。接着,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动笔写下来,没想到写得很成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以下是几个同学的小练笔:
听听,秋的声音
鸭子下水嘎嘎嘎,
小河流水哗啦啦,
鸟儿晨鸣叽叽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小燕子拍拍翅膀,
“扑扑”,
是和大树告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菊花张开手臂,
“刷刷”,
是迎接国庆节欢畅的歌韵。
听听,
秋的声音,
露珠滴落下来,
“滴答”,“滴答”
是露珠回家问候大地***话音。
黄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
“呼呼”,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呀飘呀,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稻浪起伏,
“沙沙”,
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果实累累,
像胖娃娃绽开了笑脸。
农民欢笑,
一派丰收的喜悦。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巴掌没有落下来
- 我去新华书店
- 刺激的游戏——击鼓传花
- 第一次炒菜
- 吹出来的精彩
- 操场上
- 修路
- 做游戏
- 快乐的一天
- 神秘的画
- 难忘的添鼻子游戏
- 无锡汤包
- 记一次跳绳比赛
- 一次有趣的实验
- 钓龙虾
- 谈学习领域的新发展:移动学习
- 关于体育隐蔽课程对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的要求
- 关于数学教学“用教材教”的实践与思考
- 大学生性越轨现象的分析与教育对策
- 班主任应树立的几种意识
- 教师行为与教师角色不符现象分析
- 论维吾尔族矫正教育对象的特点及矫治对策
- 我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探析
- 浅谈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对学生影响
- 学校公民教育要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
- 关于教师职业成熟度的意义、标准及促进
- 工科大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探讨
- 美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及对我国的启示
- 浅谈加快制度创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
- 浅谈工科大学发展文科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 珍惜学生的独特体验──《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案例与后记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片断评析
- 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将相和》教学片断
- 《将相和》第二课时课堂实录与教学反思
- 从对比中感悟人物形象──《将相和》教学实录
- 《将相和》案例反思
- 《将相和》教学反思
- 《将相和》教学后记
- 《将相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