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开启童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听,秋的声音》教后感

开启童心,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听听,秋的声音》教后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一组以秋天为专题的课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字里行间都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感受。《听听,秋的声音》一课是一首抒情意味很浓的现代诗。作者抓住秋天里大自然的一些声响,用诗的语言,赞美了秋天。诗歌语言精练优美,富有韵味。教学时,引导学生从秋天的音响中想象秋天景象的美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中浓浓的秋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诗中一至三小节,都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了秋天具体可感的声音,写得非常好。如第一小节:

听听,

秋的声音,

大树抖抖手臂,

“刷刷”,

是黄叶道别的话音。

教学这一部分时,我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句子的含义,然后让学生比赛感情朗读,并配上优美的钢琴曲。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秋天的声音(教师配乐朗读),想象所描绘的画面,体味秋天特有的风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然后,我又启发诱导:“同学们,听听,秋的声音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再让学生把课前搜集的与秋天有关的声音展示出来,如:风声、雨声、落叶声、蛐蛐声、农民丰收的欢笑声等,让全班同学欣赏。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资料,或用录音带,或用口技,或课件展示,或敲打模仿。教室里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我看时机已到,就趁势引导到:“同学们,你看文中作者把秋天的声音写得那么可爱,富有韵味。抓住秋天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语言艺术化,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你能不能模仿课文中作者的写法,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写秋天你感受最美的其它声音的特点呢?”学生纷纷举手发言,简直是妙语联珠。接着,我又趁热打铁,让学生动笔写下来,没想到写得很成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以下是几个同学的小练笔:

听听,秋的声音

鸭子下水嘎嘎嘎,

小河流水哗啦啦,

鸟儿晨鸣叽叽喳。

听听,秋的声音

听听,

秋的声音,

小燕子拍拍翅膀,

“扑扑”,

是和大树告别的话音。

听听,

秋的声音,

菊花张开手臂,

“刷刷”,

是迎接国庆节欢畅的歌韵。

听听,

秋的声音,

露珠滴落下来,

“滴答”,“滴答”

是露珠回家问候大地***话音。

黄黄的银杏树叶像一把把小扇子,

“呼呼”,

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火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

飘呀飘呀,

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稻浪起伏,

“沙沙”,

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果实累累,

像胖娃娃绽开了笑脸。

农民欢笑,

一派丰收的喜悦。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别让爱成为一种伤害
迟到的约定
另一个世界(三)
雁 殇
假如我有一只神笔
妈妈
西风胡杨
它使我学会坚强
微言大义的《论语》
白水寨之游
下雪了
颂师恩
谁听见了角落处的声音
妈妈的爱
回音
涪陵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略论1956年波兰“十月危机”
莫高窟之于敦煌文化
论清政府第一次用兵准噶尔乱藏
王莽时期实施民族政策的原因探析
近三十年张弘范研究综述
从过去10年学术期刊文章来分析探讨客家文化的研究趋势
中国民族文化对宋代服饰的影响
吐鲁番所出《晋阳秋》残本研究
改革开放初期的往事
近现代中国媒介技术演进的历史轨迹
唐朝东宫制度简析
民族文化旅游背景下“伊玛堪”的开发与传承
石勒的民族政策初探
甲骨文史略
《金蝉脱壳》说课材料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一次特殊的实验》教学设计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案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空中霸王”的克星》教学设计
《“空中霸王”的克星》课外拓展
《漂浮的山》教材分析
《“空中霸王”的克星》教材分析
《向大树道歉》教材分析
《金蝉脱壳》探究感悟
《向大树道歉》探究感悟
《金蝉脱壳》课外拓展
《金蝉脱壳》教材分析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向大树道歉》教学设计
《“空中霸王”的克星》探究感悟
西师版四年级上册《金蝉脱壳》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