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沙漠之子的觅水妙法
在“淡水贵于油“的沙漠里,动物的生存竞争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动物王国的沙漠之子们也练就了一身觅水求生的本领。生活在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就能够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靠食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维持生计的,可小(蹼)鼠在觅食过程中得到干燥的种子之后,并不急于马上吃掉,而是将种子装进它那特殊的颊袋中运回洞穴里。这些干燥的植物种子的渗透压竟有400~500个大气压之高,足以将洞穴中的哪怕一丁点儿水分,也都统统吸收到种子里。在种子未吸进足够的水分之前,小(蹼)鼠是不会去吃它们的,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小(蹼)鼠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四脚蛇(蜥蜴)。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曾想到它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其实,四脚蛇皮肤的角质层上有无数的小孔,小孔的开口在小刺之间的凹陷处,水滴正是通过小孔进入皮肤的。但深层组织却没有小孔,水分并不能长驱直入向体内纵深渗透,但也未就此打住或散失。水分在皮肤里朝其头部流动,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这两个小囊长在四脚蛇的嘴角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四脚蛇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所以,沙漠中常可以见到四脚蛇浸泡在不可多得的水中,用其皮肤吸附大量的水分,汇集于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再有,四脚蛇身上小刺的温度低于皮肤,一旦进入夜晚,小刺就能从空气中聚集水分而形成水滴,并迅速被“干旱”的皮肤吸收。
荒漠上生存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自身造水的本领,即通过动物体内的脂肪“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被肌体保留和吸收,二氧化碳则排出体外为自然界的植物所享用。蛇、蜥蜴、羚羊、斑马、狮子、长颈鹿和鸵鸟等都在体内储藏了大量的脂肪,只不过脂肪通常都不分布在皮下,而在其特殊部位──驼峰、尾巴或尾部(如羊、巨蜥、飞鼠、小跳鼠等)储存着。骆驼可储存110~120千克;肥尾羊也有10~11千克之多。实际上,这些动物油(脂肪)库是“沙漠之子”们的天然贮水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听雨
- 我们的友谊,比海还深!
- 圣诞老人
- 用显微镜做实验
- 吃榴莲
- 冬之雪
- 童年憾事
- 小说老爸
- 我认识了时尚龙女
- 我爱我们的节日
- 感动的泪花
- 元旦500字
- 春光染绿我们校园
- 一个新发现
- 母爱
- 探析心理学理论观照下的写字教学
- 试析人文素质目标下当代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 试论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与局限性
- 试论家庭教育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作用
- 在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中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 浅谈中介语石化之心理认知分析及对二语教学的启示
- 浅谈90后高职新生的适应问题及干预对策
- 新课改下数学教学中的疑虑和存在的问题
- 大学毕业生角色转变中的适应问题及其调适体系探究
- 浅谈高校心理健康课参与式教学模式探析
- 数学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
- 浅谈民族地区大学生恋爱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 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
- 浅谈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 浅谈对于体育术科考试考前紧张的分析与对策分析
- 11地下森林断想(1)
- 16音乐之声教案(1)
- 15枣儿教案(1)
- 15枣儿教案
- 11地下森林断想教案
- 18《孟子》两章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
- 16音乐之声教案
- 18《孟子》两章(1)
- 8热爱生命(节选)
- 变脸教案
- 16音乐之声(节选)(1)
- 9谈生命教案
- 7变色龙
- 13威尼斯商人(节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