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6-25
沙漠之子的觅水妙法
在“淡水贵于油“的沙漠里,动物的生存竞争是围绕着水展开的。也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动物王国的沙漠之子们也练就了一身觅水求生的本领。生活在澳洲荒漠上的小(蹼)鼠就能够从土壤中吸取水分。这种可爱的小动物是靠食用各种植物的种子维持生计的,可小(蹼)鼠在觅食过程中得到干燥的种子之后,并不急于马上吃掉,而是将种子装进它那特殊的颊袋中运回洞穴里。这些干燥的植物种子的渗透压竟有400~500个大气压之高,足以将洞穴中的哪怕一丁点儿水分,也都统统吸收到种子里。在种子未吸进足够的水分之前,小(蹼)鼠是不会去吃它们的,通过这些植物种子,小(蹼)鼠从土壤中得到了水分。
在澳大利亚的沙漠里还有一种浑身长刺的四脚蛇(蜥蜴)。在一般人看来,它身上那些小倒刺和突起物是专门对付食肉动物的防身武器,可谁曾想到它还有特殊的蓄水功能?其实,四脚蛇皮肤的角质层上有无数的小孔,小孔的开口在小刺之间的凹陷处,水滴正是通过小孔进入皮肤的。但深层组织却没有小孔,水分并不能长驱直入向体内纵深渗透,但也未就此打住或散失。水分在皮肤里朝其头部流动,一直流到毛细管网络汇合成的两个多孔小囊里。这两个小囊长在四脚蛇的嘴角两侧,是一对绝妙的水分收集器,四脚蛇只要动一下颌部,水滴就会自动冒出来。所以,沙漠中常可以见到四脚蛇浸泡在不可多得的水中,用其皮肤吸附大量的水分,汇集于囊中以备不时之需。再有,四脚蛇身上小刺的温度低于皮肤,一旦进入夜晚,小刺就能从空气中聚集水分而形成水滴,并迅速被“干旱”的皮肤吸收。
荒漠上生存的所有动物都有一种自身造水的本领,即通过动物体内的脂肪“燃烧”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水被肌体保留和吸收,二氧化碳则排出体外为自然界的植物所享用。蛇、蜥蜴、羚羊、斑马、狮子、长颈鹿和鸵鸟等都在体内储藏了大量的脂肪,只不过脂肪通常都不分布在皮下,而在其特殊部位──驼峰、尾巴或尾部(如羊、巨蜥、飞鼠、小跳鼠等)储存着。骆驼可储存110~120千克;肥尾羊也有10~11千克之多。实际上,这些动物油(脂肪)库是“沙漠之子”们的天然贮水器。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未来的鞋
- 小金鱼
- 地球啊,你的未来
- 烧不着的纸杯
- 瞧!我们一家人
- 读《英雄人物故事》有感
- 一次其乐无穷的课
- 我是小记者了
- 我
- 日思夜想的滑轮鞋
- 秋天的雨
- 秋天
- 第一次升旗,我成功了
- 最快乐的一次课
- 冬天来啦
- 电机启动的几种方式
- 论大功率节能灯在实际照明中的应用
- 内河运力结构调整调研报告
- 我国汽车行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策略
- 桐子壕航电工程施工综述
- 浅谈高速公路材料质量控制
- 宾馆小冷库的改造分析
- 信息高速公路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若干问题
- 县级农电VSAT卫星调度通讯组网技术方案
- 建筑照明设计二十条守则
- 电气装置接地的一般规定
- 高等级公路沥青面层结构类型及特点
- 浅谈析施工工地临时用电管理的措施
- TFT
-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预防性试验
- 《和时间赛跑》写作借鉴
- 《争吵》教学设计六
-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二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与反思
- 《检阅》:巧取点、以点带面抓朗读
- 《检阅》教学设计六
- 《和时间赛跑》教学设计四
- 《和时间赛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二
- 《和时间赛跑》读后感一
- 《检阅》教后感
- 《和时间赛跑》教学建议二
- 《和时间赛跑》:听特级教师吉春亚的课有感
- 《检阅》听后感
- 《检阅》教后谈
- 《争吵》教学设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