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找骆驼》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我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为了体现对学生独特体验的尊重,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运用正确的评价
马克·吐温说过:“只凭一句赞美的话,我就可以快乐两个月。”赞美可以让平凡的生活变成美妙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的自豪感和上进心,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少批评,多赞美,但这并不是说不加辨析地肯定与赞扬。比如说:在辨析走失和丢失两词,当有学生把这两个词说混用时。
师:走失和丢失一样吗?
生:差不多。
师:是的,这两词都有不见了的意思,但真的一样吗?
生:我知道走失是人或家禽走着走着不见了的意思。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词语手册上看来的。
师:你真会学习呀!那谁能说说丢失的意思吗?
(没人回答)
师:那我们先来做一组练习吧!
出示练习,学生共同完成。
师:其时你们已经会用这两个词了,那谁来说说用时,有什么特点?
生:走失是指会走的不见了,丢失是指东西不见了。
师:你们真是了不起。
二、注重朗读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在《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的引导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正在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的新型教学关系转变。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走向语文教学的前台。
在教学《找骆驼》一课时,我注重学生的读。
在教学第一小段时,请学生轻声读,并想一想你能从中读懂什么?有什么不懂的要问大家?读后交流。
生1:我读懂了商人丢了骆驼。
生2:我读懂了它心里很着急。
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生2:找了好多地方看出来的。
生3:还可以从着急、赶上去问可以看出来。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那谁能读出商人的着急呢?(指名读,自己读,齐读)
而在教学第2——9自然段时,分角色朗读,有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指名读等。
更有趣的是教学第十自然段时,学生学用不紧不慢的语气读老人话时,学生的那副少年老成的样子,真是让人佩服学生们的创造力和模仿力。
三、学习交流和总结
我们每个学期都要作总结。学习、生活、工作需要交流思想、沟通情感,还要善于总结,这也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必备能力,我们应充分关注这种能力的生成。比如在引导学生该怎样朗读时,先指名学生读,然后大家一起评价后再指名读,全体各自读。在朗读的过程中,给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交流完之后还给予了自练的机会。在课将终了时,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知道了什么?有同学说:“遇事不要太急了,否则会像商人那样错怪老人的。”有同学说:“要仔细观察。”有同学说:“观察时还要动动脑筋。”……
疑问:1、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服务意识,做到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把“读”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一切交给学生了,老师的调控限度该如何把握。
2、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阅读教学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与理解。同样阅读一个句子、一段课文,学生和教师的感受很可能迥然有别。教师一眼带过的词语,在学生眼里或许很难记住;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的句子,学生也可能“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尊重个性,那又如何照顾全体呢?设计课的时候,又该如何去把握?
雏鸭学走路,只会在形式上模仿,想领会语文教学的真正精神,不知方向在哪?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见了,李老师
- 两位特殊的老师
- 第一次捕蝉
- 让我感动得一个人
- 做人要多拿少取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感谢陈老师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感谢老师
- 我最喜欢的老师
- 再见了我的的老师
- 我发现了夏老师的好
- 她是我的老师
- 我的野蛮同桌
- 我敬佩的人
- 后现代语境与当前中国电影文化
- 视频传媒网络化构想(1)
- 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
- 试论院线制下的电影市场竞争环境(1)
- 现代性的承续与转换:第五代电影改编的文化语境(1)
- 浅谈中学历史教学方式改革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高职高专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探析——以旅游专业为例
- 浅谈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教育与男孩女性化
- 从电影《金光大道》看文革美学(1)
- 从产业特征看韩国电影振兴(1)
- 船艇专业教材建设的思考
- 中小学教师自主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 浅谈赣台高校校园文化发展的比较
- 失望后的希望
- 中国电影的东方情感表述方式(1)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主动探究,开拓创异思维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反思
- 挖掘文本 渗透科教 突破难点──《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课堂情境──沿着学生的需求去寻找──《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探究学习让课堂焕发光彩──《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反思
- 《自己去吧》教学反思
- 《自己去吧》第二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案例
- 《自己去吧》教学片断及评析
- 语文的延伸─—《自己去吧》教学片断与评析
- 《自己去吧》教学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