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26
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学派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系宋国贵族。五世祖木金父避难奔鲁,后定避鲁国陬邑。父叔梁纥为鲁国武士,以勇力闻于诸侯。
孔子3岁丧父,随母亲颜征在移居阙里,并受其教。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少时家境贫寒,15岁立志于学。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并在阙里收徒授业,开创私人办学之先河。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孔子35岁时,因鲁国内乱而奔齐。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欲起用不久返鲁,继续钻研学问,培养弟子。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今汶上西地方官)。由于为政有方,“一年,四方皆则之”52岁时由中都宰提升为鲁国司空、大司寇。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鲁、齐夹谷之会,孔子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齐景公欲威胁鲁君就范,孔子以礼斥责景公,保全了国格,使齐侯不得不答应定盟和好,并将郓、龟阴三地归还鲁国。孔子54岁时,受季桓子委托,摄行相事。他为了提高国君的权威,提出“堕三都”、抑三桓(鲁三家大夫)的主张,结果遭到三家大夫的反对,未能成功。55岁时,鲁国君臣接受了齐国所赠的文马美女,终日迷恋声色。孔子则大失所望,遂弃官离鲁,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另寻施展才能的机会,此间“干七十余君”,终无所遇。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鲁国季康子听了孔子弟子冉有的劝说,才派人把他从卫国迎接回来。
孔子回到鲁国,虽被尊为“国老”,但仍不得重用。他也不再求仕,乃集中精力继续从事教育及文献整理工作。一生培养弟子三千余人,身通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者七十二人。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整套教育理论,如因材施教、学思并重、举一反三、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学精神,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为后人所称道。他先后删《诗》、《书》,订《礼》、《乐》,修《春秋》,对中国古代文献进行了全面整理。老而喜《易》,曾达到“韦编三绝”的程度。
69岁时,独子孔鲤去世。71岁时,得意门生颜回病卒。孔子悲痛至极,哀叹道:“天丧予!天丧予!”这一年,有人在鲁国西部捕获了一只叫麟的怪兽,不久死去。他认为象征仁慈祥瑞的麒麟出现又死去,是天下大乱的不祥之兆,便停止了《春秋》一书的编撰。72岁时,突然得知子仲由在卫死于国难,哀痛不已。次年(前479年)夏历二月,孔子寝疾7日,赍志而殁。
孔子一生的主要言行,经其弟子和再传弟子整理编成《论语》一书,成为后世儒家学派的经典。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为妈妈做一件事
- 雨后春景
- 我很忙但很快乐
- 生命力顽强的橡皮树
- 我三年级写的日记
- 朝天椒
- 收花生
- 闲看花开花落
- 一次生病的经历
- 我和心爱的邮票
- 祖国我爱你
- 游秀水公园
- 元旦包饺子比赛
- 欢乐的节日
- 我是荷花
- 运用切片技术和模型检验进行构件接口测试
- 二维动画教学浅析
- 基于TCP/IP 监控信号传输的研究
- 基于特色农产品的视频智能推送模式研究
- 自动抽油烟机控制系统设计
- 教学设备管理中的计算机故障管理技术应用
- 电磁环境下的直流电源研究
- 基于本体的语义搜索研究综述
- Web Farm网络负载平衡实验难点探究
- DIV+CSS在网页布局中的应用研究
-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嵌入式应用研究
- 基于RFID技术的风电场设备巡检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 噪声对随机共振系统影响的研究
-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数字电路课程教学探索
- 2×3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优化分析
- 国旗下的讲话
- 什么是对话
- 让课堂成为创新的阵地
- 找骆驼试课稿教案字条
- 找骆驼精品教案教学设计推荐
- 16找骆驼练习题教学案例反思
- 找骆驼教案就教学设计好
-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
- 找骆驼教学片段赏析教学案例反思
- 找骆驼教学反思二教学案例反思
- 16找骆驼练习题二教学案例反思
- 找骆驼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反思
- 找骆驼教学点评教学案例反思
- 摄取·存取·提取·汲取
- 小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