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赵州桥》课堂实录片断及反思
《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有一句过渡句: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高度概括的语言不足以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它的这两大特点。特级教师王崧州在《万里长城》一课时处理“成千上万”一词给我很多启发,于是有了以下片段:
师:通过刚才对第二自然段的交流,大家的感受一定很深,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来说说吗?
生:创新;节约;独特;坚固……
师:是啊,如果说十岁是可爱的孩子,20岁是年轻的小伙,40岁是不惑的中年人,80岁是白发苍苍的老人,那么1400岁的赵州桥在你看来是什么?
生:一位记不清年龄的老人;一位吃了长生不老药的老神仙……
师:想象一下,就是这位老人,1400年的岁月里曾经经历过什么?发生过什么变化?
生1:成千上万的人曾经在他背上来了又去,可是它还是那么坚强,只是稍微显得陈旧了些。
生2:一次次的洪水曾经从它的身上流过,人们都为它担惊受怕,但是它还是稳稳地站在那里,因为它有四个小桥洞为它减轻洪水带来的冲击力。
……
师:是啊,那再带着你的感受读读这个词──“坚固”,一定体会得更加深刻。
赵州桥不仅很坚固,它的栏板上还有许多精美的图案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播放配有音乐的具体描写图案的几句话),仔细地感受与想象。
师:你的眼前似乎出现了什么?
生1:我仿佛看到两条龙缠绕在一起,一边还在吐水花呢!
师:想象真丰富,什么叫缠绕,你能做给同学们看吗?
生2:我仿佛看到了两条龙在飞,前爪还相互抵着,回首遥望。
师:你说得那么形象,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让大家明白“抵着”和“回首遥望”吗?
……
师:你们对于龙的动作、形象体会得那么好,读一读,你一定会对语言也有所感悟。(读)
……
【反思】
感悟,在想象中激活
正如罗丹所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言文字本身常常是简单的,教师拥有善于发现的眼睛,挖掘语言文字背后东西,想办法启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化干瘪枯燥的语言符号为鲜活的可以感知的形象。学生真正开始用心想象时,他们独特的感悟才能被激活。《赵州桥》在教材里是一座文字的桥,只有当这座文字的桥化为学生可以凝神注视的桥时,感悟才是真实存在于学生的心灵深处的。在教学中,我抓住“坚固”和“美观”两大词让学生感悟,让学生换个角度将这座桥想象成一个人、一个老人、一个忘记了年龄的老人,学生的想象被激活了,他们自己在感动、在自豪。至于桥的“美观”显然在文字上就比“坚固”来得生动些,教学中我创设了一种氛围,让学生闭目想象。学生的想象力被充分调动,使文本本身更具有张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读《合欢树》有感
- 平安是福值千金
- 我最喜欢的一篇课文
- 读《秋天的怀念》有感
- 读《王羲之练字》有感
- 读《石娃》有感
- 读《我们的错误》后
- 观《暖情》有感
-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家园
- 父爱是一座山
- 读《忏悔》有感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
- 读《信念》有感
- 读《勇敢是母亲的本能》有感
- 读《如果麦子没有考验》有感
- 浅析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批判意识
- 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
- 绿色批评的“魅力”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校长管理行为
- 艺术丑在中国的发展演变
- 论校园网在中小学的应用与建设
- 日本中小学教学与评价一体化原则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前卫现代艺术和广告设计文化的传达
- 试析偶遇还是必然?——当代设计思潮与中国传统美学当议
- 浅谈网络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计
-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素质教育的体现
- 对“文学终结”问题的再认识———兼论技术对艺术的影响
- 中国油画的个性化意识之我见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象山教育思想研究
-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与现代环艺设计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七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五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九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三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六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十四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四
-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之十二
-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乌鸦喝水》教学设计之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