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7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反思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创新精神实践《语文课程标准》,涌现出一大批新课例和一些好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在听课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老师的“创新”与《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形似神异”,徒有形式,没有实效。以下几种现象值得引起关注与思考(原文共列举十二条现象,本文选录第二条):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老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实施合作学习是有一定条件的,要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前提。而时下不少教师片面地理解合作学习,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做无用功的甚多。下面是教师执教《美丽的小兴安岭》中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这篇课文讲了小兴安岭的哪些景色?
生:讲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
师:请喜欢春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夏季的同学坐在一起,喜欢秋天……(学生按自己的喜好找到了各自的集体,大多数坐到春季、夏季小组中,而秋季那一组只有4位同学。接着学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然后小组汇报学习结果,多数小组选派一名最能说话的同学发言,发言往往只代表他个人的观点。
在学生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人,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加工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合作学习要取得实效必须具备以下4个条件:一是合作学习的目标要明确恰当,是学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也就是说,目标必须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二是小组已经形成合作的机制,小组内的学生熟悉合作的规则,明确自己的分工,学习要在民主、有序的状态下进行。三是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让孩子有机会充分地讨论、交流、整合。四是合作目的是“双赢”,要让学生体验集体智慧的力量,感受合作学习的效益和快乐,凡是个体学习能解决的问题最好不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总之,组织合作学习,必须全盘考虑学习的目的、时机、机制、指导方式等因素,不能只追求形式。
(摘自《教学月刊》,原文标题为《反思语文课堂中的十二种现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我登上了月球
- 可爱的付国涛
- 学滑板
- 雨后
- 我的课余生活
- 我帮妈妈做件事
- 象棋趣事
- “澳比岛”上趣味多
- 耳朵“聋”了
- 给自己的一封信
- 螳螂与毛毛虫大战
- 无私的父爱
- 台风的威力
- “凶狠”的老爸
- 好玩的农场游戏
-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2)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论宪法的自主性发展(5)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昙花一现与黑暗中的光明
- 儒家伦理中“仁”的模式与现代公民意识
- 民间叙事的传承与表演
- 未成年人缔约能力制度比较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合同法诚实信用原则比较研究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现代都会主义文学与传统文化
- 由《阿姐鼓》剖析90年代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 现行宪法文本的缺失言说(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诗学与“天生的见解”
-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传承
-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3)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我国宪法现代化的目标分析(4)国家法、宪法论论文(1)
- 《燕子》教材理解:妙用“赶”表深意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四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五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燕子》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六
- 《燕子》学习要点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七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三
- 《威尼斯的小艇》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威尼斯的小艇》教学设计之二
- 《威尼斯的小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