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09-12
教《陶罐和铁罐》有感
我在教学《陶罐和铁罐》一课时,围绕“思考练习”中的问题,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果颇佳。
我采取了以下做法:
1、听一听,画一画,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我让学生听完课文后,让学生添画表情后问:“你为什么要这样画?”一个学生说:“铁罐在说话时十分生气,后来还恼怒成怒,大发雷霆,所以我要画出它双眉竖起,两眼圆瞪的样子。一位学生画完陶罐的表情后说:“我想表现陶罐当时的谦虚,说话时心情的平静。”所以它的表情应该是笑眯眯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又把握了“人物”的内心活动,为理解寓意奠定了基础。
2、让学生画一画,抓住“人物”的特点。阅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和陶罐说的话。为了指导学生读好铁罐的这些话,我再让学生画出描述铁罐说话时神态的词语,想象铁罐说话的神情。学生很快抓住了“傲慢”、“轻蔑”的神气、“恼怒”这些词语;在理解这些词语之后,学生再读句子,将铁罐的骄傲表现得淋漓尽致。
3、让学生演一演,加深对“人物”的理解。在学生把握“人物”的特点、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后,我便让出讲台给学生表演。学生先选定自己乐于表演的角色,再戴好头饰,按课文中所描述的“人物”的语言、表情进行表演。教师还鼓励他们加上自己设计的动作。学生的表演可以是绘声绘色,博得了老师和同学们会心的笑。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同时无论是表演者还是观看者也都加深了对“人物”的理解。这样一来,课堂再不是我的独角色,成了他们的舞台。
在上述画、说、演的基础上,我抓住时机出示“思考
练习”的问题: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读课文后,我先引导学生对比陶罐和铁罐最终的结局,学生能很快找出,铁罐已完全氧化,消逝得无影无踪了,而陶罐却依旧“光洁、朴素、美观”。并说一说是不是喜欢陶罐,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学生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外表光洁、朴素、美观;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已是很有价值的古董;有的说喜欢陶罐,因为它谦虚,对人友好、善良。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情绪高涨。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加深了对文章寓意的理解。
在设计教学中,我尝试了放手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演一演,学生更主动参与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鸟飞来
- 童年
- 记一次五子棋比赛
- 三八节献上我的爱
- 复习步骤
- 球赛
- 妈妈的笑
- 自行车旅游
- 做家务
- 蓝色的眼泪
- 作战蟑螂
- 我们都是女生
- 蜜蜂飞
- 大战蚊子
-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
- 英语课堂教学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策略探究
- 作业布置的艺术性
- 初探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的初探多媒体技术与英语课堂的
- 初中思想品德课责任教育的缺失与补正
- 浅谈游戏在初中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 管理班级必须多付出,多付出就有好收获
- 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 “1+4”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质疑能力的培养
- 浅谈“1+4”教学模式下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培养
- 用爱照亮被遗忘的角落
- 情感教育在教学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积极开辟学习英语的天地
- 浅谈中小学英语衔接问题
- 影响降水的因素
-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一点感悟
- 《口技》主题思想
- 值得同情的遭遇──印度影片《流浪者》观后
- 《观舞记》难句解析
- 《观舞记》研读赏析
- 观舞记(仿写)
- 《观舞记》导读设计
- 《口技》课文鉴赏
- 《口技》写作背景
- 《观舞记》中心思想
- 《口技》难句解析
- 《观舞记》教学设计
- 《观舞记》教学建议
- 《观舞记》赏析
- 《观舞记》整体把握
- 《口技》课文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