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燕子》教学案例分析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课程改革一轮接一轮,许多的教育教学观念或方法忽儿被大家提出,忽儿又被推翻,很是热闹,但创新教育的观点自提出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我在教学四年级语文的过程中就创新教学方面作了一点尝试,在实践中有了一些收获。
我在教学《燕子》这一课的时候,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境:
师:《燕子》是一篇经典散文,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非常美,美在以下四个方面:外形美、春之美、飞行美、歇息美。接下来分小组学习。
生:(小组成员商量研读专题)
师:出示研读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这方面的美;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
3、小组交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生:学生研读。
师:巡视并参与研读。
生:汇报交流。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辅导下,井然有序,由于教师在旁只是指导学习方法,整个学习过程就成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天地。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研读专题,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根据自己的兴趣或擅长来选择,在这样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创新。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学,给学生空间发挥,但这并不是放任不管,而是有计划地创设情境,有目的地指导学习,课堂上的每一个过程都在老师的控制中。在刚才的片段中,还有这样的环节,让学生在研读时细细品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旁边。这个学习要求就是在尝试着让学生创新,把自己对词语,句子甚至段落的看法、体会写下来,不管字数多少,都是学生真实的体会和见解,事实证明,效果不错,有不少学生能写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如有学生选择研读“歇息美”,有如下的体会:我觉得作者把休息时的燕子写得很传神,把燕子比作音符,非常恰当,这样的比喻更能突出燕子的美,我们写作文时可以学习它。通过自己朗读课文,有如此多的感受,多角度,多方位,真的很难得。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不但自己积极思考,还和小组成员合作,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做有心人,经常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情境,尽量给学生多一些自由思考和发挥的空间,多鼓励学生合作学习,我想,这样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必定有帮助。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活泼可爱的小金鱼
- 我发现了我们班的小偷
- 我家的猫
- 我家的淘气猫
- “都江堰建”导游词
- 游览长城导游词
- 童话世界九寨沟
- 开平碉楼导游词
- “大足石刻”导游词
- 苏州园林导游词
- 未来的宇宙探测飞船
- 畅游魔仙堡
- 秋天的家乡
- 我的发现
- 丽江古城导游词
- 房建项目经理工作总结报告
- 建筑工程质检员年终总结报告
- 土建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
- 工程项目部资料员年终总结
- 某住宅楼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 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报告
- 2012年建筑工地材料员年终总结
- 2011年XX项目资料员年终总结
- 建筑工程资料员年终总结报告
- 物业公司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 资料员年终工作总结
- 某工程项目经理年终总结
- 工程项目经理个人工作年度总结
- 建筑施工资料员工作总结
- 项目经理年终总结报告
- 《看电视》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勤俭节约小故事
- 《看电视》重点字词意思
- 《春天的故事》
- 《看电视》随堂练习 提高篇
- 《胖乎乎的小手》老师语录
- 《笋芽儿》之老师语录
- 《邓小平爷爷植树》趣闻故事—邓小平爷爷实事求是小故事
- 《看电视》重点字词梳理
- 《看电视》随堂练习 巩固篇
- 《看电视》重点句品读
- 《看电视》重难点分析
- 《邓小平爷爷植树》教案讲义(三)
- 《邓小平爷爷植树》考点练兵
- 《看电视》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