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资源为主的文档平台

当前位置: 查字典文档网> 所有文档分类> 语文> 教学分析> 从“我不喜欢燕子”说起

从“我不喜欢燕子”说起

上传者:网友
|
翻新时间:2023-07-25

从“我不喜欢燕子”说起

去年春天来得晚,教学《燕子》一课时,我敢说:我们这里还见不到一只燕子。因为天气还冷得很,校门口的柳树上才只见米粒大的芽孢,还没“舒展开黄绿眉眼”。要是能让学生在窗外燕子的呢喃中学习本课,顺便欣赏蓝天中燕子矫健的身姿,那该多美!不过这小小的遗憾很快便被弥补了。燕子毕竟是孩子们熟悉的,更何况《燕子》一文的作者──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那凝练素净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寥寥数语,便把我们带入色彩明丽的春天,燕子那伶俐可爱的形象更是跃然纸上。

“一身乌黑光滑的羽毛,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加上一个剪刀似的尾巴……”孩子们津津有味地读着,妙趣横生地解读着那个“凑”字。看着他们欢欣的笑容,我情不自禁地问道:“喜欢燕子吗?”学生如我预料中那样异口同声地说:“喜──欢!”尾音刚落,一个小小的声音紧接着冒了出来:“不喜欢!”啊──同学们和我都一下子瞪大了眼,寻找那声音的来源。起先我以为是哪个调皮鬼故意“浑水摸鱼”,谁知学生指点的居然是我班的写作“小能手”──胡烈。这个平时性格内向却又文采斐然的男孩子,此时因这么多目光的注视紧张得满脸通红,不过他还是硬着头皮又说了一句:“我就是不喜欢燕子!那么脏,讨厌透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声讨”他:“你乱讲!燕子那么可爱,你凭什么说它脏?”胡烈张了几次嘴,总是被同学们气愤的声音给“挡”了回去。我便挥手示意大家静下来,请他说说不喜欢的理由。他委屈地说:“我家屋檐下有好几个燕子窝。每年春夏季,满地都是燕子屎。妈妈总是用水冲洗地面,可还是弄不干净。不信,你们可以到我家去看看,都一个冬天过去了,地面上的污迹还在呢!”这一下,原本大声责问的同学都“瘪”了,有几个男孩甚至小声地附和胡烈:“是的,有一次我的头上还粘上过燕子屎呢,可倒霉了!”“哈哈……”

……

唉,原本诗情画意的意境转眼荡然无存,美妙的课堂氛围就这么被破坏。我哭笑不得,可也不得不承认,孩子们说的是事实啊。在我们农村,很多人家的屋檐下都有燕子窝,有的甚至连阳台的吊灯上也有一个或两个燕子窝,那“从天而降”、满地都是的鸟屎有时的确给人们生活带来了不便,也难怪学生会产生讨厌的心理。

但是,如果就这么让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这点生活经验继续学习,那么这篇课文的言语美感是再也享受不了了。学生若讨厌燕子(即使本来喜欢,经过这一番“争议”,也有点动摇),还怎么去理解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呢?如果理解不了,那就更不可能受到教育和启迪,那么这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岂不是变成了一堆干巴巴的文字符号?在阅读、审美过程中,情感显然是一种动力,一种催化剂。如果没有积极情感的参与,美感的门户将无法开启。该怎么去引导学生呢?我真有点手足无措,一下子也想不到合适的语言,只能试一试了。

待学生静下来后,我说:“你们说的都是事实。但是我想问问你们:你看见过只有优点、没有缺点的人吗?”学生摇摇头,我趁势说了下去:“是啊,人无完人,何况是小燕子呢!刚才有同学说讨厌燕子,是因为他看到了燕子不好的一面。你是否全面地了解了燕子呢?”学生渐渐回过神来。“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了解燕子的其他方面。或许你会有新的想法呢!”学生的思绪总算又回到了课文中。不过我的一颗心是七上八下的,虽然没有硬性灌输,但毕竟有点勉强牵制的味道,不知最后能否达到我所期待的阅读效果。

这篇课文确实写得美,通篇跳动着作者的脉搏,字字是真善美的音符,句句是作者的心曲。在接下去的两课时中,我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联系旧知,细细品味课文那精练生动的语言,体验作者寓于字里行间的情感。读到“有几只燕子飞倦了,落到电线上”一句时,一个“落”字激起了“千层浪”──

有的说:“大家还记得我们二年级时学过的《燕子过海》这篇课文吗?燕子不分昼夜、漂洋过海是多么艰辛啊!”一股怜爱油然而升。

有的说:“落在电线上的燕子,是因为迫不及待赶来参加春天的盛会,为春光增添生趣而累的!”是啊,这“春之使者”怎不叫人喜爱?

也有的说:“我想燕子可能是为了捉害虫、终日奔波劳累的!”为民除害的益鸟又是多么可敬!

一个女孩说得更妙:“我觉得燕子就像是一片轻飘飘的树叶,从天而降,真美!”对呀,轻盈的燕子,犹如一只蓝天小精灵,带来了一种飘逸之美。

平时不爱发言的徐舟也高高地举着手,听到我点到他的名字,他站了起来,不好意思地说:“我听妈妈讲过,燕子做窝要一点一点衔泥、叼树枝,非常辛苦。”是啊,我们农家的孩子常可以看到燕子衔泥筑窝的身影,看到燕妈妈辛勤地孵养小燕子,多么辛劳、多么伟大!

……

孩子们的话令我感慨不已,我庆幸自己并不高明的引导,使学生的生活与课文的美感融合起来了,使他们被作者的情感打动了,使他们知道了如何去关爱身边的小生命!

一个语文课最常见的小插曲,引发了我对环境教育与学科渗透中的一点感慨。叶圣陶先生说:“教师的教要致力于导。”是啊,尤其是在学生的认识与文本发生矛盾时,教师的引导就更是至关重要。新课程倡导教师要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可以说,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该是放任自流的旁观者,环境教育中的教师更不该是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正如特级教师钱正权所言:“学生的独特体验正是在教师的鼓励、指导、帮助下,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褊狭、肤浅走向全面、深刻的。这是一个生命成长的过程。”

飞速发展的高科技社会,面临一个严峻而尴尬的现实考验──环境污染。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环境教育刻不容缓,从孩子抓起,从日常的点点滴滴落实,这才是提升环保意识、遏制环境深层污染的源头。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的环境教育,除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以外,更重要的还应该是学科渗透、学科结合。可以说,环境教育在各个学科中都无处不在。就我任教的语文学科而言,语文是情感性、美感性很强的学科,我认为,这正是与环境教育最相通之处,以我语文教师的视角,环境教育首先应该从情感上出发,通过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情感上对环境保护产生一种积极的、不由自主的认同态度,有了认同,进而有理解、欣赏、宽容,而后才会有善待,进而产生强烈的保护欲。保护环境不只是一种活动,更要成为日常的自觉行动,我们的教育,应该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美,无处不在;爱,从细节开始!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难忘的教训
远离火灾,珍惜生命
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跑道上的较量
涂色
红领巾的故事
一张珍贵的照片
写作的乐趣
庆祝会
参观作业展览
堂姐的红皮鞋
交通规则人人守
遵守交通法规最重要
我多想帮帮他们
快乐的拼句游戏
关于职业院校学生口语能力现状与成因探析
关于以法治校以德治校的思考
以德治校——构筑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谈努力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关于高校“两课”教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论理工科课程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
关于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及成因初探
从以德治校看增强高校德育实效的着力点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改进意见
关于高校要实现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结合
通过教师干预,初中化学课堂实施主体性教育研究
关于激活教师主体意识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主体性教育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关于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成因与对策研究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观现状与成因分析
课堂教学目标也可以生成──《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循循引导,潜心会文──《晏子使楚》片段教学案例
《晏子使楚》教后有感
《晏子使楚》第二课时课后反思
《晏子使楚》课堂实录
《晏子使楚》课后反思
自主参与创造学习──《晏子使楚》教学有感
小的课文可以悟出大道理──《晏子使楚》教学案例与评析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排演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教后反思
《晏子使楚》电教整合课反思
“此婴非彼婴,一春秋一战国也”──《晏子使楚》教学案例
学如逆水──《晏子使楚》教学反思
《晏子使楚》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