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5
整合课后的反思──《燕子》教学反思
【教学片段】
教学第三自然段
师: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作者写了燕子哪方面的特点?
生: 这一段写的是燕子飞行时的情景。
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
生: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唧地叫着,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了那边的柳树下边……
师:“斜”字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什么?“掠过”在字典里是怎么解释的?轻声读读句子,再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从“斜着”、“掠过”这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生:“斜”字不但可看出燕子飞行时的轻快,而且写出了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生:“掠过”是轻轻地擦过。
师: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生:可看出燕子飞行时的轻快。
生:“一转眼”,燕子便从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飞得快极了。
师:那么“沾”在这里应作什么讲?能换个词吗?
生:能换成“碰”或“撞”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用“碰”、“撞”而要用“沾”字呢?
生:“碰”、“撞”不能显示出动作的轻快了。
师:好,这就叫读书!这就读出味道来了!
……
【教学反思】
《燕子》是一篇文字优美的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优美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湖面上飞行、在电线杆上歇息的情景。在教学中,我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感悟燕子优美的外形、优美的飞行姿态、歇息时美妙的意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力和鉴赏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通过“斜、掠、沾”等几个动词十分准确传神地写出了燕子优美的飞行姿态。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这几个动词反复咀嚼体会,感悟燕子飞行时的优美姿态。
首先,我让学生细读课文,感知这一自然段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回到课文中去,找出有关的句子慢慢品读,看看能体会到什么?在学生的交流中我把“斜、掠、沾”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品词。经过老师的点拨和细读想象,学生领悟到了燕子斜着身子飞掠的优美姿态,并通过比较、品味,学生感悟到了作者十分准确地写出了燕子飞行之轻,体会到了作者用词之精确,同时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也深深地体会到了燕子飞行时姿态的优美。学生领悟之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增加领悟的效果。咬文嚼字是品味课文内涵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咬文嚼字,反复诵读,使学生充分感悟到了燕子飞行时的动态之美,培养了学生对美的感悟力。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小白兔运南瓜
- 春 景
- NBA投篮比赛
- 自食其果
- 用“有的……”造句
- 我的最爱
- 夏天的凤凰广场
- 好朋友
- 牛牛上学
- 妞妞上学
- 课间十分钟
- 可爱的动物
- 我的家乡
- 我心爱的“剑池雷虎”
- 我爱杨梅
- 谈民族调式歌曲钢琴伴奏写作特征
- 浅谈中国舞等级考试对少儿舞蹈教学的影响
- 浅谈体育舞蹈的价值及推广
- 让幼儿在舞蹈学习中发展身心
- 浅议音乐艺术的听觉与视觉元素
- 论钢琴演奏中的基础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
- 宋代城市世俗音乐发展的浅议
- 打破“三种唱法”划分的声乐教学方法
- 体育舞蹈价值的探讨
- 关于广东音乐状况观察
- 浅析二胡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 舞台服装剧场感表现的浅议
- 音乐艺术特殊性的浅议
- 浅谈音乐在健身操中的重要性
- 《我们成功了》说课稿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2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泉水》教学设计
- 《坐井观天》教学设计与反思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动手做做看》教学设计
- 《我为你骄傲》教学设计之一
- 《阿德的梦》综合资料
- 《秋天的图画》教学
-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3
- 《北京亮起来了》教学设计
- 《丑小鸭》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