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3-11
《古诗两首》问题探讨
春日
朱 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首《春日》从诗句上看,是一首写春游的诗──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其中“胜日寻芳”,点破时令是春日,诗人的活动是春游踏青。“泗水滨”交代春游的地点。第二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春景,场景是阔大的,表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受。后二句是写“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诗人对东风作了人格化的描写,是说当你一旦感受到拂面的东风时,它已经给大地披上了全新的春装。“万紫千红总是春”,色彩绚烂,形象鲜明,意境宏大,是描写春光的神来之笔。它如今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并赋予了新的含意。这首诗赞美了春天的繁荣,充满了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格调健朗,令人感奋激昂。仅从字面看,也算得上是写景抒情的佳作了。
其实朱熹写作这首诗,目的不在于咏春,写春游。而是以理学家的眼光在讲一番深刻的道理。
诗中首句所说的“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教授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南宋时,北方国土已经被金人占领,朱熹不曾北上,自然不可能到“泗水滨”去“寻芳”。这里的“泗水滨”是暗指孔门,代指孔子儒学;“寻芳”则是指探求圣人之道。泗水寻芳就是到孔子那里去寻找 真理,这就是诗的主题。诗的后二句意在启发、引导人们认识到:孔子儒学的要义,一旦广为普及,被大家欣然接受,并取得新的认识,便会领略到“闻道”的乐 趣,从而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蓬勃的生机和崭新的气象,发生巨大的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寓景以议论,寓物以说理,不是抽象地讲道理,而是带有哲理的韵味和情趣,因而此诗既具有自然审美情趣,又具有哲理审美高度。
正如后人评论朱熹的诗作所说:“因他胸中先有许多道理,然后寻诗家言语衬托出来,此却别是一路。”也就是说,朱熹是用真正的诗歌语言来表达哲理的。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逢中秋
- 时间都去哪了
- 我的蝈蝈将军
- 养蚕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观察豆子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黄山导游词
- 胜似亲人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观察
- 颐和园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春天》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