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1-02
美在古诗教学── 听范莉萍老师上《古诗》有感
前几天,听了范老师上《古诗两首》一课,一首是《咏柳》,另一首是《春日》。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美为线索,美贯穿课堂教学。听后,有一种一线贯之,内容紧凑,浑然一体的感觉。下面具体谈谈教师在《咏柳》中如何以美为主线进行教学的。
一、读一读,感受美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
确,古诗以它特具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最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古诗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采用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和积淀。《咏柳》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写的是初春二月的柳树。学习本诗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气勃勃,从中感悟春天生命力的美好,同时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诗歌浅显易懂又寓意深刻,情调健康又意境开阔,形象鲜明,脍炙人口。范老师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从古诗中发现美,不局限于教学生读音,释词,解句。重在让学生感悟诗人笔下的柳树之美,挖掘诗人用词之美。“像碧玉装扮成的柳树,像绿丝带一样的柳丝,像剪刀裁衣的春风。”都含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因素。教师引导审美的主体──学生,提高眼力,有所发现。在学生基本理解的基础上,采用读的发法,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加深了解,产生美感。美的形象,美的情怀,呼之欲出,跃然纸上。教学中教师请学生找出诗中美在哪里,请美美地读。教师不失时机地评价学生:“你的态度真美!”、“你读得很美,我喜欢听。”。诗歌的形象是美的,诗歌的语言是美的,教师的语言是美的,学生在多种美的启迪下,读得很美。
二、听一听,鉴赏美
柏拉图说:“音乐把节奏与乐调的强烈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教学时,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把学生带入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咏柳》教学中,教师给学生配上音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反复咏唱这首古诗。学生感情的情弦被拨动了,他们突破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创造的艺术境界之中,仿佛置身于垂下万条绿丝绦的杨柳下,看到嫩绿如碧玉的细叶,听到春风姑娘的歌声……学生在如痴如醉的艺术享受中,和作者的感情发生共鸣,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得到升华,在欣赏中认识柳树美,春风美,春天美,大自然美,生活美。
三、看一看,理解美
美是形象中的,别林斯基说:“诗歌的本质就在于这一点,给予无实体的概念以生动感性的美的形象。”古诗《咏柳》虽篇幅短小,但诗人所描写的的外物与内情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独特意境。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把学生引入作品的艺术境界中,通过含英咀华,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多次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美妙无比的柳树,让学生体会。学生的脑海中不难形成美丽的柳树画面,教师抓住机会,及时让学生用美的语言将美景用笔写下来,真可谓水到渠成。
诗歌的美有很多,如词句美,画面美,意境美,音韵美等。教学中,教师又能以美为主线而贯之,让学生深深地享受语文课堂之美。不但真切感受春天柳树美,更是感受到祖国诗歌文化之美。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再逢中秋
- 开学了,我们笑了
- 黄山导游词
- 养蚕
- 胜似亲人
- 因为选择不同
- 我的蝈蝈将军
- 观察豆子
- 颐和园导游词
- 可爱的小猫
- 假如我是科学家
- 观察
- 时间都去哪了
- 教师节里的润喉糖
-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 群塔防碰撞方案
- 从三江并流想国企管理
- 关于优化劳务派遣管理的探讨
- 国有金融企业客户关系创新-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 探讨无线传感器网络LEACH路由协议的变化
- 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探析-市场营销管理论文(1)论文
- 现代企业管理体系下的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 企业管理会计现状与发展策略之我见
- 浅议商业银行成本控制
- 论法约尔管理理论在油田HSE监督工作中的应用
- 园林施工定额管理
- 国企管理应符合所有制性质
- 对现代企业管理中5S管理应用的探讨
- 图书馆员职业倦怠心理透视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学建议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 《春雨的色彩》文章问题分析
- 《春雨的色彩》重难点分析
- 《春天》
- 《春雨的色彩》课文结构分析
- 《春雨的色彩》考点链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仿写例句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阅读知识
- 《春雨的色彩》知识点 生字
- 《燕子飞回来了》
- 《春雨的色彩》作者介绍
- 《春雨的色彩》作者其他作品
- 《春雨的色彩》随堂练习
- 《春雨的色彩》课件 教案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