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24
激扬文字,俯仰皆情──《燕子专列》教学偶拾
“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只有书声则是语文教学的倒退。”《燕子专列》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课文,但是整个事件的每一个情节都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因素。本节课教师把指导读书作为教学的一条主线,以读为本,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励学生去感悟,体味文本蕴含的深义,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
一、入情入境,以境激情
“情生于境,境能移情”。在学生理解燕子遇到的麻烦时,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播放一段大风大雪的录像片,狂风暴雪的震撼力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其次,过渡语设计都很煽情,很符合这一课的感情基调,在放风雪录像片时,老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这样说:“风猛烈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真是狂风暴雪,天寒地冻,小燕子觉得冷,也觉得饿”。在观察课文插图时老师又饱含深情地说:“成千上万的人都在到处寻找冻僵的燕子。有大人,有老人,还有和你们一样大小的孩子。其中有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你们想认识她吗?”。结束时老师煽情的声音又再次响起:“正是有了千千万万有爱心的瑞士人民,燕子得救了,它们坐上漂亮舒适的专列,离开了瑞士,到了温暖的地方。活泼可爱的燕子,热情善良的人们,在大自然里幸福地生活。生命是这样美好,人与自然是这样的和谐。来,我们为幸运的小燕子放声歌唱。”(课件:儿歌《小燕子》)。充满视觉冲击力的录像片和煽情的导语不仅很好的渲染了课堂气氛,而且为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了解人们不畏严寒到处寻找燕子是多么的不容易提供了帮助,同时也为学生学习课文做好了情感铺垫。
二、自主探究,“读”占鳌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教学,读是关键,是“问”和“悟”的基础,读既是实践,又是训练;既是感悟,又是熏陶;既有理解,又有体验;既有语感的培养,又有情感的陶冶。好书不读不知其妙,读是学习语言的根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主旋律。而老师就恰恰抓住了这一点让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上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用自己质疑提问,“同学们都读过了这个感人的故事,一定有许多问题萦绕在你的脑海中。谁来说一说?”这一做法,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学情,把读书的权利、选择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同时在学习小贝蒂一段时,“哪些语句使你感动,画出来,读一读,想一想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这个开放性的自学要求涵盖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之一,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经历“感悟——提炼”的学习过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在学生汇报、交流过程中,教师恰倒好处的引读、指导读,更提升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体会。整节课首先是自由质疑,初读感知,接着,品读感悟,深入情境,同时又在研读中感受浓浓的爱心。清亮的童声始终响彻课堂,琅琅的读书声成了课堂最美的语言。
三、朗读指导,大雪无痕
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朗读做出明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朗读。“这位同学读得认真,同学们听得投入。我们来评一评,到底读得怎样?热情地指出优点,真诚地指出不足!”这一环节,激起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使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取了进取的力量,分享了合作与和谐,与人为善,共同进步,将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用自己的语言朗读表达出来了。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的自读、自问、自悟,营造了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从阅读中发现学习语文的乐趣,体会一种乐趣。当然教师必须首先体会作品中的感情,在教学中以情激情,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拨动她们的心弦,让情满课堂。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缤纷夏日(日记7.5-7.8)
- 百变男生
- 四色兔
- 难忘的六一
- 缤纷夏日(日记7.16-7.22)
- 我用电脑画画
- 捉老鼠
- 给刘思影同学的一封信
- 奥林匹克梦
- 蜗牛历险记
- 爱风的孩子
- 缤纷夏日
- 缤纷夏日(日记7.21-7.27)
- 苦瓜
- 我家的贝贝
- 内部审计在改制企业管理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解析
- 企业会计舞弊与审计
- 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
- 如何做好人行内审综合分析工作
- 加强廉政建设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审计评价机制的思考
- 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审计问题研究
- 国家审计公告的法律研究
- 对内部审计处罚权的探讨
- 现代审计与审计现代化
- 浅析国家审计机关在权力制约和监督方面的作用
- 浅议存货审计
- 浅论网络系统对审计的影响
- 规范审计基础工作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 《孙权劝学》文言知识
- 《孙权劝学》判断下面各句是什么语气?
- 《孙权劝学》写作特色
- 《孙权劝学》结构分析
- 《孙权劝学》课文背景知识
- 《孙权劝学》写作特点
- 《孙权劝学》通假字
- 《孙权劝学》问题探究
- 连环画《刮目相看》
- 《孙权劝学》词语解释
- 《孙权劝学》成语
- 《孙权劝学》写作借鉴
- 《孙权劝学》古今异议
- 《孙权劝学》中心思想
- 《孙权劝学》多义词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