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2-12-24
《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表中“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等11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
4、通过反复朗读感知反问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能发现每组句子意思相同,但语气上存在差异。
【教学重难点】
12个生字的认写;教学中要在学生感受寓言揭示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言,这是学习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寓言故事。
3、学生自带《新华字典》等学习工具。
4、抄有“我的发现”内容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设计思路】
抓住重点词句,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方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互相讨论、解答。
学习《亡羊补牢》,可以抓住“后悔、接受”这两个词,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想想从“后悔”一词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从而悟出这则寓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再也”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结果,说明了有错就改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再也”,就不能起到强调作用。
学习《南辕北辙》,要重点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让学生进行理解,“硬要”体现了这个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越……越……越……”“越……越……”的句式,强调了这个人最后的结局。教学时,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进行比较和体会。教材在课后编排了学习伙伴的话语:“我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楚国人的朋友身份对他进行劝说。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这也是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
本课要求认识的5个生字也同时要求会写。因此,教师在让学生记住这些字音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识记字形,要根据认写中的难点给予重点指导。“羊圈”的“圈”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 juàn ”,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 quān ”。“窟窿”的“窿”本音是 lóng,在“窟窿”这个词里读轻声,这两个字的字形比较复杂,教学中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如,“屈”—“窟”、“隆”—“窿”,“窿”的右下部分,要提醒学生不要少写一笔;“缠”是翘舌音,右边容易写成“厘”,要提醒学生注意。“叼”字右旁的笔顺是先写横折竖钩,后写一提,不要写成“撇”。“悔”的左边是“忄”,不要写成“十”,它的右下方是“母”字,不要把两点写成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2、“寓言”是通过一个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以前我们都学过哪些寓言故事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则寓言,聪明的同学一定能从中明白新的道理。 1、看老师板书,齐读课题。
2、学生作答。
理解字意,了解内容。 1、板书“亡”和“牢”,问:你能说说关于“亡”和“牢”的词语吗?这些词中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呢?
2、板书“羊”和“补”,将题目补全: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有什么不同的意思,认真读书,就一定会找到答案。(要引导学生通过争论,运用放到故事中或查字典等方法,正确理解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
⑴ 指名逐节读课文,纠正字音。
⑵ 出示生字词卡、进行认读,注意多音字“圈”的读音。 学生作答。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将课文读正确、流利。
思考“亡”和“牢”的意思,提示学生可以在文中找依据,可以杳字典或词典,也可以与同伴商量解决。汇报自己对“亡”和“牢”的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和生字的读音。
2、指导朗读,注意读出街坊劝告的语气和养羊人的泄气的心情。
3、引导学生读书讨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养羊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1、学习第1自然段,明白事情的起因。
2、学习2~4自然段;学习第5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并思考:从“后悔”一词了解到什么?从“接受”一词明白了什么?
3、分角色表演朗读对话部分,体会领居、养羊人的不同心态及心情;同桌练习讲述这则故事。 交流体会,明白寓意。 指名发言。 1、四人小组交流: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指导书写前6个生字“寓、则、窟(示范)、窿(示范)、狼、叼” 学生认读并书写。 教学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的《亡羊补牢》是个短小的寓言故事,故事情节也很简单。但是正如同学们说的一样,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在运用这个成语时,常常这样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1、讲故事:古时候有个人想去南方却一直往北走。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2、板书课题:南辕北辙 1、学生质疑。
2、书空课题。 自读自悟。 1、提出自读要求。
2、设疑。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流利。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同桌讨论或四人小组商量。 检查自学情况,指导朗读课文。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逐节读课文,注意纠正生字读音。
3、指导朗读。
⑴ 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⑵ 重点抓住最后一段中“硬要”和“越……越……越……越……”句式。
4、交流:
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些什么呢?
1、指名认读、齐读。
2、指名读课课文。
3、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问题。
⑴ 查字典理解“把式”、“盘缠”。
⑵ 讨论理解“南辕北辙”。
⑶ 注意读好人物对话,一个是自以为是、满不在科,一个是不断发问、满腹不满。
⑷ 多种形式朗读,通过理解重点词,体会赶车人的固执和执迷不悟以及这个人必然的结局。
⑸ 学生根据评议,同桌再练习朗读,指名全班朗读。
⑹ 练习讲述这个故事,注意把人物语言讲明白。
【板书设计】
想法 已经丢 后悔
亡羊补牢: 做法 不补 赶快堵 (未为迟也)
结果 又少 再没丢
南辕北辙:硬要─→越……越……越……越……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美丽可爱的代言人
- 原来我家也有“四大天王”
- 同桌
- 我的爸爸
- 毛泽东
- 妈吗眼里的“花“
- 如果没有你
- 我的同学
- 爷爷和奶奶的"经'
- ‘汪一挑’的疯狂馄饨
- 给妈妈的一封信
- 我
- 我最喜欢的一个人
- 真无聊
- 家有“皮蛋”
- 浅析初中物理学困生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 浅论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任务型教学
- 小组工作在研究生参与班级建设中的作用
- “高空养路人”龙昌福
- 播下一颗爱国的种子
-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 有关金刚石、二氧化硅、石墨晶体结构模型的教学建议
- 关注审题 注重理解
- 亲身感受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心得
- 铜仁市“民心党建”工程深入人心
- 分析初中化学作业的误区及改进策略
- 满江红·赞十八大
- 生物科学与社会教学实践研究
- 元认知策略在高校英语教改中的应用分析
- 治理理论视角下高职英语教学研究
- 语文第一册短文两篇教学辅导
- 七年级下第23,24课登上地球之巅和真正的英雄教案设计(新课标)
- 《山中访友》教学设计12
- 皇帝的新装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辅导
- 语文第一册背影教学辅导
- 七年级下第25课短文两篇教案设计(新课标)
- 《童趣》教学设计15
- 济南的冬天教学辅导
- 七年级下第30课狼教案设计(新课标)
- 《紫藤萝瀑布》教案设计7
- 《紫藤萝瀑布》赏析(张梅)
- 七年级下第26课珍珠鸟教案设计(新课标)
- 《春》教学设计18
- 最后一课教学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