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15-12-13
我被学生问“倒”了──《寓言两则》教学随笔
今天,上了第9课寓言两则中《南辕北辙》,我感触很深,为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空间,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在结束课文后,我让学生质疑:“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让大家一起讨论交流好吗?”这一环节,果然给他们注了一剂兴奋剂,学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提的问题还真不少:
“为什么那个人硬要往北走?”
“为什么给这则寓言取名‘南辕北辙’?”
“他能走到楚国吗?”
……
这么多的问题还真让我一时难以解答,我让学生一起讨论解决,这样,学生自由了,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可能是那个人认为楚国在北方吧。”
“那人家告诉他他为什么还要硬往北走?”
……
我发现几个平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在争论不休,面红耳赤,看他们实在相持不下,我走下去,一位同学看见了,说:“老师,我认为那个人一定会到达楚国的,因为地球是圆的,我在书上看到过,所以他最后一定到达那个地方!”
不会!地球这么大,他的马再好也会累,盘缠再多,也会花光。
“不这怎么走,都会碰到沙漠、大海、高山……他的马怎么能过得去呢?更别说是绕地球一圈再到楚国了!”
“老师,你认为那个人最终会到达楚国吗?”
好家伙,将了我一军,我一时不知如何作答,愣了一下,为了不失师尊,我说:“我们俩说得都有道理,这个问题,就留待你们课后去查找资料,下节课咱们再来讲。”答案很勉强,并不能使学生满意。
一节课下来,我思绪万千,想了很多,长期以来,我们老师都有一种思想:“师者,传道解惑也。”“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可是今天,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有些学生见过的老师并不知道,加上目前课改革要求要把时间、空间交给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重要新思考,重新定位自己:我们今天的教学已经不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给予关系!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记一则
- 小猪苗苗
- 《美女与野兽》读后感
- 美丽的春天
- 谢谢你,小乌龟
- 学古诗,做诗人——读《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有感
- 考试完了
- 最好的军队
- 笨妈妈和聪明的我
- 未来跑步拖鞋
- 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
- 游航空博物馆
- 我们一起去爬山
- 我在北京培训
- 假如我有个愿望板
- 关于青年党员在新常态下如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几点思考
- 音乐听觉训练中的误区分析
- 彝族钢琴作品的民族特色研究
- 民族打击乐器“排鼓”的改革发展研究
- 浅谈中国风手风琴音乐
- 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韶》乐名目考索
- 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做最美航油人
- “问题引导式”培训方式的探索和应用
- 对经济半小时之黑股票诈骗的观后感
- 民族声乐演唱中京剧唱腔的运用
- 浅析中国民乐扬琴的伴奏艺术
- 对“抗战精神”的哲学思考
- 影响歌唱呼吸动力的“自动化”因素
- 论钢琴演奏中的人文素养
- 《大海睡了》教案之四
- 《冰花》说课稿之一 课件
- 《大海睡了》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大海睡了》教案之三
- 《冰花》第一课时教案之一
- 《大海睡了》教案之六
- 《北风和小鱼》第二课时教案之一
- 《北风和小鱼》教案之二
- 冬的歌谣
- 《冰花》第一课时教案之二
- 《冰花》教案之二
- 《大海睡了》教案之五
- 《北风和小鱼》课堂教学实录之一
- 《北风和小鱼》第二课时教案之二
- 《北风和小鱼》教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