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6
新课导入要精挑细选
在教学《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一文时,其导入设计为先让学生猜脑筋急转弯:
1、一只猴子每分钟掰玉米一个,在果园里,5只猴子5分钟掰玉米几个?
2、为什么青蛙可以跳得比树高?
3、考试了,小明知道试卷的答案,但他还是不停朝这个同学看看,朝那个同学看看,为什么?
4、三个人共撑着一把小伞在马路上走,却没有人淋湿,为什么?
5、有一个人被老虎追着,突然前面出现了一条大河,他不会游泳,但他却过去了,为什么?
这样的设计,一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集中注意力。二来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心情,另外还能帮助教师顺利地导出课题。希望很美好,但根据公开课上的情况,效果并没想象中好。
如在课前导入后教师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脑筋急转弯的答案的?你是怎么思考的?”学生当时的回答肯定不是教师想要的。
究其原因,第一,学生对猜脑筋急转弯虽然很有兴趣,但猜脑筋急转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题目只有当他们看到过答案才会想到。第二、如果学生猜不出来,教师比较难引导。因为猜脑筋急转弯根本没什么方法。通过这种“想别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引导到本文课题《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似乎关联性不是特别强。与“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主题相关的故事有不少,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聪明的韩愈》、《爱因斯坦救妈妈》等。
我还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个将领,给三个人各一张白纸,看谁在纸上画的兵士多,画多少就给他带多少兵士。结果,第一个人在上面画了许多人,第二个人画了许多人头,而第三个人画的是从城门伸出来的一面旗子,旗子上写着一个“帅”字。结果,第三个人就成了一军的统帅。如果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做导入,或在课前让学生进行评析研究,学生肯定既有兴趣又能把三张画的内容研究得一清二楚。假如有了这样的铺垫,相信学生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会很容易。对本文的三张画,大徒弟和二徒弟的画与前故事中的第一、第二幅画几乎相同,学生对小徒弟的画的理解是一个难点。
小徒弟以少代多又与前故事中的第三幅画蕴意相似,只要理解了小徒弟以少代多这个难点,学生对下面的一个环节表现肯定会很出色:请你以画师的口吻来评评三位徒弟的画。记得当时的课堂上学生们似乎对小徒弟的画的内涵还不是了解得很透彻,因而当起师傅就不是很像,当得不太顺。我想究其原因,就在于学生对于小徒弟的画的蕴意还未完全理解。
由此而感:课堂导入的选择也要精挑细选,既要考虑到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要让它为更好地理解课文服务。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夜访王老师
- 第一次做饭
- 秋天
- 集市
- 我喜欢我
- 我多想变
- 热闹的马路
- 鲸鱼的自述
- 照相
- “魔法”老师
- 笨笨
- 快乐在那里
- 猪八戒下凡记
- 游庐芽山
- 秋天的校园
- 今天你提问了吗?
- 我眼中的秋天
- 2014年江西高考作文
- 利用微课程进行选修课开发开设的一次实践与反思
- 高考数学答卷怎样多得分
-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认识
- 《那一个地方》写作指导
- 是否赞成恢复部分繁体字的使用
- 十部经典小说中的餐桌
- 云淡风轻的日子
- 对优质课大赛的思考
- 王伟良:兴趣班
- 2014年江苏常州中考作文
- 金博翔:兴趣班
- 何欣雨:兴趣班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二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一
- 《轻一点,再轻一点》教学设计之一
- 让阅读成为“悦读”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一
- 《狼来了》教学设计之一
- 《要下雨了》朗读指导及练习设计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及反思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三
- 《小小的船》教学设计之四
-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 《要下雨了》综合资料之二
- 创设情境感受美
- 趣中求实 趣中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