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和时间赛跑》教学反思
生活的天地有多广阔,语文的内容就有多丰富,语文的色彩就有多绚丽。三年级语文课本中《和时间赛跑》一课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由疼爱自己的外祖母去世引起的悲痛让人心怜,由此明白的生命的意义更是让人折服,进而得出要与时间赛跑也是顺理成章。
但对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大都没有如此经历,要理解起这些内容就有些远了。课上同学们绘声绘色地读课文,通过讨论解决了很多自己提出来的问题,最后学生也说出了很多珍惜时间的名言,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今难买寸光阴”“花有重开日,人无两度春”……课文知识目标突破的很好,可我看出对“珍惜时间”这一情感目标突破的不很彻底。从学生不以为然的表情里我总觉得“时间”在他们的眼里还没意识到有多重要。课文将要结束时,我兴致勃勃地与他们算起了“帐”:每天有 24小时,睡觉大概用去九小时,吃饭要用两小时,那大概还剩七小时,去哪里了?同学们也纷纷惊异:是啊,那七小时干什么了?比上课还要长的七小时上哪去了?我见同学们的兴趣来了,便又做了个实验:我计时间,看同学们一分钟能读多少个字。结果出来了,同学们大都能读三百字以上。接着我们算了算:一小时我可以读一万八千字,七小时呢?十多万字!大家瞪大了眼睛,相当于我们二三本语文书呢!虽然我没再说什么,但在同学们的眼中,我看出了震惊,看到了决心。课下同学们在日记里,有的回忆了以往浪费的时间而后悔不已,有的谈了时间的宝贵,也有的定下了学习计划。看着这些发自内心的语句,我知道,学生们懂得了要珍惜时间,因为他们从自己出发,在内心深处理解了时间的宝贵。看来语文课适当算一算也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啊。
这件事对我的语文教学有很大启发:
1、语文教学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来理解教材: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中处处都洋溢着语文的气息。学生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教材的。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变过去的“教教材”,为现在的“用教材教”。让教材成为学生通向真实生活,通向广阔世界的桥梁。通过课本文本唤起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把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学得更深,更广。
2、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我们的语文教学洋溢着人文的色彩,充满着生命的感动,负载着陶冶情操的使命。教师要善于关注和挖掘教材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使之成为唤醒学生心灵的源泉和动力,使学生心中美好人性的萌芽慢慢地滋生,强壮。完善学生人格,要把语文课上到学生心里。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日全食
- 两碗红烧牛肉面
- 我学会了游泳
- 现实中的我
- 坚持就是胜利
- 小孩子千万别喝酒
- 我第一次做豆浆
- 坚持到底就会胜利
- 我的哥哥
- 夏天的荷花
- 芷江游
- 崎岖的白云山之旅
- 雷龙过山车
- 狼与羊
- 游兴隆热带植物园
- 社会音乐环境对主体音乐学习心理的影响
- 浅析动态透视图在公路设计中的初步应用
- 论声乐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
- 苗族婚恋音乐的浅议
- 对南太焦线战略装车点建设的思考
- 歌曲的艺术表现
- 浅析隧道工程动态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 论社会环境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影响
- 铁路交通运输枢纽系统分析
- 论民乐在大众音乐文化中的运用
- 浅析列车纵向冲动的列定和检侧仪标准的探讨
- 浅析音乐基础教育中的钢琴伴奏
-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和思考
- 情之所至,韵自出——论声乐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动态设计与信息化施工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2
- 《画家和牧童》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1
- 《泉水》教学设计
- 《笋芽儿》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4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3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2
- 《玲玲的画》教学
- 《我要的是葫芦》教案1
- 《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 《酸的和甜的》教案2
-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1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