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7-19
对话中让学生情感飞扬──《检阅》教学反思
《检阅》是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
这篇课文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非常突出。特别体现在细致的心理描写上:刚开始,大家都很犹豫,很矛盾,不知道怎样解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参加检阅这个难题。因为队员们既希望自己的检阅队伍整齐划一,又不想伤害大家的好伙伴博莱克,这让大家左右为难。最后队长打破了僵局,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并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大家的心情由忐忑不安到激动自豪,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变化过程。从中,一群善良、纯真的孩子的形象跃然纸上。课文洋溢着浓浓的现代意识和人文关怀:作为健康人,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作为残疾人,也应该像课文中的博莱克一样,自尊、自强。
分析教材后,我又走出教材,面对学生,我发现学生对学习这篇课文还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检阅对很多同学来说,是很陌生的事,课文中所描述的事情和学生生活实际相差较远。其次,课文篇幅较长,初读课文,很多学生大概意思都读不懂,更不用说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文内涵了。再者,课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没有直白的叙述,都是隐含的,只有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读懂。考虑到这些,我在教学中,努力使课堂成为教师与学生双主体的交流,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进行自由、开放、弘扬个性的对话。让学生在一次次的对话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一、让学生与课程资源对话
在设计教学时,我努力寻找、充分利用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课程资源。
如:一上课,我就给学生播放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阅兵式的录像。放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录像的播出,学生一方面理解了检阅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通过看录像,让学生感受阅兵式的庄严、隆重的场面,让学生明白这是多么重大、要求又是多么严格的事。同时,为后面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做好铺垫。事情这么重要,怪不得孩子们会犹豫不决该不该让博莱克去。同时,这么重大的事也让博莱克参加了,更可以看出孩子们做出这一决定的伟大。
结束教学之前,我又播放了《千手观音》的表演片断,孩子们看得那么专注,那些残疾人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和力量又让他们深深地震撼了,使他们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涵。
二、让学生与文本对话
让学生的“个性”在语文课堂中尽情地流淌,学生就产生了与文本对话的内在需要,师生对话就成为彼此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过程。
在课文描写的第一个场景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情景模拟的教学方式。在老师的朗读中,学生马上进入了创设的情景,表情、心理活动随着文本内容而变化,大家都在为遇到的难题苦恼、思索;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边听边思考,联系上下文理解了文本中重点的词语;在师生进一步的交谈中,学生完全进入了儿童队员的角色,体会了他们矛盾的内心世界,对课文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课文第六自然段是连续六个问号的句子,这静止的画面更是孩子们思想斗争的矛盾的焦点,思想的高潮。老师随着学生的每一句朗读,引导他们以儿童队员的角色深入到文本中,入情入境地体会人物感情,体会他们的想法,体会他们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体会他们善良的心地,并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
就这样,孩子在教师的引领下,与文本无数次的对话,真正走进了文本,融入了文本,知识、技能目标自然达成,过程与方法潜移默化,情感自然萌发,价值观又得以提升。
三、让学生与文中人物对话
老师带领学生与文中的人物进行“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接纳”。让学生们“悟”得其神,“说”得其法,尽情展现学生的个性与学习智慧。
在课文描述的第二个场景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两次的采访,这种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他们兴致勃勃地选择当起了小记者,当起了博莱克,当起了现场的观众,设身处地想,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当中,与文中的人物进行了一次次对话。这时,学生在感悟、体验、交流中,已经自然进入特定的情境之中,情感也完全调动起来了,与文中的博莱克、观众思想感情产生强烈的共鸣,形成“心理相融”。对博莱克油然而生敬仰、赞叹之情,同时,在前面充分理解孩子心理的基础上,对本课的难点,最后两句话:“这个小伙子真棒!”“这群小伙子真棒!”的理解,也水到渠成!此时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他们的表现投入而到位,感悟也越加丰富而透彻,在动情的朗读中,学生的心灵得以飞扬,生命的活力得以焕发。
总之,在这堂课中,我让学生亲近文本,与文本碰撞,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进行了“零距离”的心灵对话。用心灵去倾听心灵,达到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形成独特的阅读体验。但是,教学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准备的《波兰国歌》不知为何无法正常播放,所以无法给学生的朗读营造那种隆重、热烈的气氛;另外,由于有些教学环节还不够紧凑,以至教学时间延长了两分钟。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国旗下的演讲 诚信伴我行
- 难忘的童年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劳动委员竞选发言稿
- 童年趣事
- 国旗下的演讲
- 童年趣事
- 竞选护旗手
- 少先队员代表发言
- 获奖发言
- 国旗下的演讲
- 童年趣事
- 六一儿童节学生代表发言稿
- 难忘的童年
- 卫生委员竞选发言稿
- 党支部规章制度
- 小学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 教研组活动制度
- **乡开展创“四好”班子学习制度
- 中心库房管理办法
- 罗镇乡罗镇小学安全管理制度
- ***县国有***苗圃经营管理办法
- 机关年度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
- **公司思想政治工作条例
- 在全县推行涉农价费公示制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文印室管理办法
- 区政府办公室党支部工作制度
- 院长公开接待日制度(试行)
- *开发区改革土地使用制度初探
-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民主评议制度
- 房地产档案风险与对策
- 浅谈县级单位档案接收进馆工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私营企业档案管理
- 加强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
- 谈档案馆如何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无线通讯技术在档案馆库房温湿度监测中的展望
- 浅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档案特藏
- 网络档案管理待规范
- 浅析学生电子档案系统的建设
- 征集档案的整理工作初探
- 推动当前电子文件归档工作的几点建议
- 行政执法档案管理初探
- 三峡民间美术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管窥
- 影响医德档案管理因素分析
-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 《柳树醒了》教学设计
- 《画》片断赏析
- 《画》教学设计之二
- 《画》教学设计之四
- 《画》的教案
- 《画》教学设计之三
- 《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小小竹排画中游》教案
- 《四季》第一课时
- 《邓小平爷爷植树》
- 《春雨的色彩》教学设计
- 《画》教学设计之五
-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 《看电视》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