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5-01
课堂小练笔多多益善──《绝招》教学片段及反思
《绝招》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按照以往的习惯,这类课文一课时便解决了事。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这篇课文有很多地方可以开发课堂小练笔形式,是一篇值得为之花些时间的好教材。
很自然,一课时的内容,被我安排成了三节课,而且每节课都满满的。第一课时,我着重让孩子们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顺了课文脉络,孩子们进行了两次比绝招。并且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一比绝招。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三胖挺着个大肚子,说:“咱们看谁一口气憋的时间最长!”结果一个个都撒了气,唯独他,鼓着鳃帮子,瞪着眼珠子,憋的时间比别人长两倍。伙伴们都竖起大拇指,连声夸道:“绝招,绝招!”
我让孩子们细细读读这一段,了解这一段是如何将三胖的绝招写具体。并在学习这一段文字后安排了多次小练笔。
当我们问孩子们有什么绝招时,很多小朋友纷纷举手愿意上太展示,于是我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大家表演了他的绝活:学公鸡叫。在表演之前,我提醒学生注意表演者的表情和动作。表演之后,我让孩子们学着课文的样把这位同学表演绝招的过程写成一段话。
第二课时,我把练笔的落脚点放在文中对奶奶包饺子过程的描写上。我让孩子们回忆自己妈妈在平常家务事中,哪方面也可称绝,请你学着这一段文字进行小练笔。
第三课时,我又在学习第二次比绝招后,三个小朋友相约暑期再来大比拼这一环节上进行了练笔活动。让孩子们续编故事:《绝招续集》
这篇课文下来,孩子们进行了三次练笔活动,对写一项活动有了一定量的训练,每一次小练笔孩子兴致很高,也没有任何负担,同时质量也不错。
我们经常有这样一种抱怨,抱怨我们的孩子惧怕写作文。习作不管是老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写,一直是一个非常感冒的问题。如果我们期望通过这一册仅有的八个习作练习从根本上提高孩子们的作文水平,那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先我们是否更应该关注每篇课文教学过程的小练笔。因为小,孩子们愿意写,因为有课文内容作拐棍,孩子不恐惧。让我们抓住课堂小练笔,努力达成孩子们喜欢写作文这一最终目标。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种花生
- 愉快的校运会
- 难忘的一件事
- 书,我爱你!
- 美食天堂
- 爸爸误会了我
- 赏月
- 开学畅想
- 爷爷又笑了
- 我爱我的芭比娃娃
- 善待蜜蜂
- 一次难忘的经历
- 我养成了爱运动的好习惯
- 第一次看家
- 中秋十五
- 企业改制中劳动争议案件问题之浅析(1)论文
- 向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要学术“精品”(1)论文
- 网络化:出版信息管理的必由之路
- 谈论单片机在“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 关于烟汽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加强企业管理的调查报告
- 构想网络时代的出版业
- 论网络化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
- 审理精神损害赔偿案件有关法律问题的探讨(1)论文
- 智能型伺服放大器的设计
- 基于PROTEUS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 企业改制时期的劳动关系问题研究(1)论文
- 论《劳动法》在“引智”工作中的适用及其法律调整(1)论文
- 计算机系统分析员论文-企业集团的信息管理系统应用
-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1)论文
- 风险管理在新能源电池开发及生产中的应用
- 《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杂谈
- 让世界充满爱──读《别饿坏了那匹马》后感
- 就这样被感动──《别饿坏了那匹马》听后感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文补写
- 《穷人》中传神的“哦”
- 《别饿坏了那匹马》相关链接
- 整合问题 简化目标──《穷人》教学设计浅谈
- 一咏三叹,意犹未尽──《穷人》一课教学谈
- 问出一片新天地──《穷人》教学新探
- 《别饿坏了那匹马》课本剧
- 研读品悟 精读体会──《穷人》教学谈
- 给语文课“松绑”──兼评《穷人》一课的教学
- “香甜甜”的滋味──《别饿坏了那匹马》教学案例
- 读《别饿坏了那匹马》有感
- 为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而教──《穷人》教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