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开放无“度” 知识拼盘的常识课──《太阳》一课听后有感
翻新时间:2023-05-28
内容开放无“度” 知识拼盘的常识课──《太阳》一课听后有感
一、学习课文
1、读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了解太阳的特点──形体大、温度高、距离远。
3、理解太阳与人类的关系──杀灭病菌、形成风云雨雪等。
二、延伸课外
先放一段太阳活动的录相,而后问学生还知道有关太阳其他什么知识。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随机整理出如下知识点:
1、太阳的大家庭中有九大行星;
2、太阳也会熄灭,大约要到50亿年以后;
3、日食现象;
4、太阳的自转和公转;
5、太阳黑子对地球的影响非常大……
最后,让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出一期“太阳”知识的报纸。
听完这节评优课后,笔者疑惑重重:
这是一节语文课,还是一节常识课怎么变成了有关太阳知识的大拼盘?任课者和他的指导老师们真的不知道常识性的课文应该怎么上才姓“语”?为何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精彩的语言以及怎样用语言说明一种自然现象的方法?这就是新课标中倡导的语文课向生活开发?这就是拓宽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不能否认,语文课的确有知识教育的作用,也即是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获得语言、文学、文化知识。但是,语文教学毕竟有自己的专司之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舍本逐末、喧宾夺主从来就是愚蠢的行为。笔者强烈呼吁对语文材料(主要是课本)中语文信息的取舍要语文化。教科书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并非都是具有浓烈文学和人文信息的文学作品,怎样从教科书所提供的语言信息中精选出为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所规定的那些最具有语文价值的部分,精心地研究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它,不能不成为语文教师在备课前必须首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不是从是否具有语文价值出发去判断、筛选、规定语文材料,必然失去对语文教学的语文化的控制,使语文课丧失语文的本质特征。
下载文档
版权声明:此文档由查字典文档网用户提供,如用于商业用途请与作者联系,查字典文档网保持最终解释权!
网友最新关注
- 今年的森林运动会
- 神奇的魔棒
- 我身边的“活雷锋”
- 神奇的镜子
- 温暖的妈咪
- 第一次洗碗
- 不能让地球妈妈再哭泣
- 跳长绳
- 养蚕记
- 施州大桥
- 古剑山
- 聪明的小兔子
- 焰火晚会
- 我的痛苦
- 我变成了小人国的成员
- 新春文化红包 推进文明进步
- 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表达
- 论传统文化的保护
- 浅谈传统文化符号在景观环境中的应用
- 端午端午,五月当五
- 端午节里捡拾的碎片(组诗)
- 刑事司法解释效力范围探究(4)刑法论文(1)
-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首饰设计中的运用
- 江西省万安县开展新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
- 刑事法“八议”(7)刑法论文(1)
- 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影响
- 顾颉刚 旧文化,新春秋
- 端午节说闽台端午茶
- 直面死刑复核程序(6)刑法论文(1)
- 青岛市举办千余项文化活动庆新春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二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一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二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一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二
- 《荷花》教学设计之三
- 《画杨桃》教学设计之一
- 《荷花》教学实录
- 《荷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二
- 《火烧云》说课设计之二
- 《女娲补天》教学设计之三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一
- 《荷花》第一课时说课设计之一
- 《火烧云》教学设计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