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新时间:2023-08-07
《太阳》教学后记
古人云:“学贵有疑。”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鸡蛋里面挑骨头”,让学生在质疑中发展思维,在质疑中获得新知。《太阳》一课的教学,我对此感触颇深。
“清晨,同学们迎着火红的朝阳去上学;傍晚,踏着夕阳的余辉回家去。太阳对我们来说,应该是最熟悉不过的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太阳》这篇课文。”我引入了课题,“看了课题,你觉得课文会帮我们解答哪些问题?”顿时,提问不断:“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太阳有多大?”“太阳有什么作用?”……围绕着一个个问题展开教学,课堂气氛相当地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了极大的发挥。
在学习太阳“远、大、热”的特点时,学生又有疑问了:“科学家怎么知道太阳离我们这么远的呢?”“科学家到不了太阳上,那他怎么知道太阳的温度呢?”“太阳为什么会发光、发热呢?”“太阳这么热,一秒钟大概能释放多少能量呀?”“课文写了太阳的远、大、热,太阳有多重呢?”……当学了“太阳与人类的关系”后,萦绕在他们脑海中的疑问更多:“听说太阳浴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可为什么人们爱撑伞遮阳呢?”“还有,为什么有许多人涂防晒霜呢?”“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那么好,它会不会熄灭呢?”
……我尽量让学生设“疑”。当然,这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疑而让学生质疑。实际上,质疑是为了解疑,而解疑是为了求知。我让学生记录下这些有价值的疑问,让他们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资料,自己从中寻找答案。
学生们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努力从书籍、影视、网络等媒体上查找资料。经过努力,学生找到了许多有用的信息:太阳的主要气体是氢,内核中的氢在高温高压作用下产生核聚变,从而释放出大量能量,产生光和热;太阳的直径约1.4×106公里,约是地球的109倍,体积是地球的130万倍;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约28600亿亿兆瓦的能量,相当于爆炸910颗百万吨级的氢弹;太阳的年龄约为46亿年,它还可以继续燃烧约50亿年,最后,太阳会成为一颗白矮星。此外,像什么“太阳风暴”、“太阳黑子”、日珥、耀斑、日食……学生知道得实在是太多了!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也是探究太阳奥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自己搜集有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了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真可谓一举多得。
最后,我根据学生找到的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资料,和学生一起制作了一个介绍太阳的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力,排版、校正、设计动画、如何链接……无形中学生又提高了使用计算机的技能,拓展了思维空间。
“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为了求知,让学生去疑吧!
下载文档
网友最新关注
- 花草的意义
- 我心飞翔
- 人生的“出”与“入”
- 一粒沙的位置
- 见微之著
- 留给明天
- 别小看了平凡与普通
- 如梅在雪
- 亲力亲为与运筹帷幄
- 记与忘之间
- 一江清流
- 向前看,向后看
- 出入人生
- 走向成功的思维基石
- 众生
- 教育训练委员会组织规程
- 文书档案立卷归档制度
- 声像档案管理办法
- 中学学生会章程
- 市地方税务局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 提案建议效益奖的管理条例
- 召开社区党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主要程序
- 外协厂商考核及等级评定办法
- 宿舍钥匙管理规定制度
- 设备管理内容
- 宿舍管理制度
- 员工食堂管理规定制度
- 设备使用、维护规程的制订、修改与执行
- 厂长、经理工作责任制度
- 执行工程计划及目标预算超目标完成任务奖励准则
- 山区农业节水方法
- 小管出流的应用
- 果园穴贮肥水技术
- 农田灌溉新技术
- 微灌的实际应用技术
- 农业节水 化学调控
- 如何对植物合理灌溉
- 硬塑料节水灌溉管道常见故障的处理
- 节水技术-地下滴灌技术
- 果园水分管理新技术——果树调亏灌溉
- 中国农业灌溉节水问题
- 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 旱作节水主要农艺措施
- 城市水利规划与建设
- 地滴灌溉技术
- 《乌鸦喝水》教后札记
- 《乌鸦喝水》教案二
- 《乌鸦喝水》教案一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教案
- 《司马光》片段
- 《司马光》教案一
- 《司马光》教案
- 《乌鸦喝水》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案二
- 《司马光》教案三
- 《乌鸦喝水》第一课时课堂实录
- 《乌鸦喝水》教案
- 《司马光》教学设计
- 《司马光》教学设计三(2)
- 《乌鸦喝水》教案2